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 设f(x)=|x2+2x-3|g(x)=a,分别作出f(x)与g(x)的图象,由图知:当a时,方程无实根;n.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Ⅰ)();(Ⅱ)或试题分析:(Ⅰ)属直接法求轨迹问题,再根据 列式子时,可根据直线垂直斜率相乘等于 列出方程,但需注意斜率存在与否的问题,还可转化为向量垂直问题,用数量积为0列出方程(因此法不用讨论故常选此法解决直线垂直问题)。因点 不能与原点重合故。(Ⅱ)即直线 的倾斜角为 或。故可求出直线 的斜率,由点斜式可求直线 的方程。试题解析:(Ⅰ)设,则,.2分因为 直线,所以,即.4分所以 动点 的轨迹C的方程为().5分(Ⅱ)当 时,因为,所以.所以 直线 的倾斜角为 或.当直线 的倾斜角为 时,直线 的方程为;8分当直线 的倾斜角为 时,直线 的方程为.10分
(2013?洛阳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B=2,点A和点B关于N(0,-2)成中心对称,抛物线y=ax (1)设点A的坐标为(x,y).点A和点B(2,0)关于N(0,-2)成中心对称,N为线段AB的中点,x+22=0,y+02=-2,解得x=-2,y=-4,点A的坐标为(-2,-4).抛物线y=ax2+bx+c经过A、O、B三点,4a?2b+c=?4c=04a+2b+c=0,解得a=?12b=1c=0,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12x2+x;(2)如图,设x秒后圆P与直线AB相切,则OP=x.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点B左边时,设圆P与直线AB切于点M,则∠BMP=90°,PM=324.在△BMP与△BON中,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问题解析(1)设点A的坐标为(x,y),先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出x与y的值,得到点A的坐标,再将A、O、B三点的坐标代入y=ax2+bx+c,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x秒后圆P与直线AB相切.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点B左边时,先由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出△BMP∽△BON,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到MPON=BPBN,据此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②点P在点B右边时,设圆P与直线AB切于点Q,同①证明△BQP∽△BON,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3)点P与点O、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P1与A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时,OB∥AP1,AP1BO为梯形,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易求。
平面直角坐标系分类讨论 八年级 求大神!!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分析:(1)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分别表示出代入中即可求得x和y的关系式,根据λ的值的不同判断出方程表示的不同轨迹.(2)把λ代入(1)中求得轨迹方程,可知其轨迹为椭圆,进而分别表示出△OBE和△OBF的面积.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七年级难题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1 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要求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一)课堂学习检测1.填空(1)平面内两条互相_并且原点_的_,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称为_或_,习惯上取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_或_,取_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直角坐标系所在的_叫做坐标平面.(2)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_来表示.如果有序数对(a,b)表示坐标平面内的点A,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_.其中,a叫做A点的_;b叫做A点的_.(3)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_分成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如图所示,分别叫做_、_、_、_.注意_不属于任何象限.(4)坐标平面内,点所在的位置不同,它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如下:(请用“+”、“-”、“0”分别填写)点的位置 点的横坐标符号 点的纵坐标符号在第一象限在第二象限在第三象限在第四象限在x轴的正半轴上在x轴的负半轴上在y轴的正半轴上在y轴的负半轴上在原点2.如图,写出图中各点的坐标.A(,);B(,);C(,);D(,);E(,);F(,);G(,);H(,);L(,);M(,);N(,);O(,);3.分别在平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若实数λ使得(O为坐标原点) (1)求P点的轨迹方程,。 (1)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分别表示出代入中即可求得x和y的关系式,根据λ的值的不同判断出方程表示的不同轨迹.(2)把λ代入(1)中求得轨迹方程,可知其轨迹为椭圆,进而分别表示出△OBE和△OBF的面积,设出EF的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根据韦达定理表示出x1+x2和x1?x2代入中根据k的范围确定,进而求得两三角形面积之比.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因为△AOP为等腰三角形,可分成三类讨论:1.AO=AP(有一个)此时只要以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圆,可知圆与y轴交于O点和另一个点,另一个点就是P(易证,AO=AP=R)2.AO=OP(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