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主要诗学观点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诗词对联 佛教网

2020-09-30知识6

喜欢诗词的朋友,你喜欢的是谈诗论道的诗学理论家,还是写诗的诗人? 谢邀!我也算是一个喜欢诗词的朋友。喜欢诗词,当然也喜欢谈诗论道的诗词评论家。诗词作者创作出诗词作品,就像庄稼人手里的镰刀,离开了磨刀石,镰刀就会锈蚀。诗评家就是一块“磨刀石”。真正的诗评家具有深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他们不会空发议论。对于各个流派的诗词创作,总能慧眼识金。找到诗作的闪光点,并把它推介给广大读者。使读者从中获益。从这个意义说,诗评家的作用真是不可小觑。鲁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有一个人,毕生都在为他的著作进行宣传推介,搜集编辑整理,默默地做了许许多多工作。他就是左翼文艺的重要领导人,与鲁迅同时期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冯雪峰。要知道,他也就是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举出这样的例子,无非是想说明,对于诗人诗词喜爱的同时,也要喜爱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诗歌理论家。这样的喜爱才是更为客观更为全面的。

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主要诗学观点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诗词对联 佛教网

求《沧浪诗话·诗辩》译文 学诗的人以识见为主:入门要正,取法要高;应以汉、魏、晋、盛唐的作品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后那样的诗人.如果自己就退缩苟且,就会有下劣诗魔进入他的 肺腑之间,这是因为立志不高的缘故呀.好比行路没有到达目标,可以再加努力;但如果开头起步的地方错了,越跑越远,这就是因为入门不正的缘故.所以说,学 习上等的,只能达到中等;学习中等的,就沦为下等了.又说道,见识超过老师,才可以传授;见识与老师一样,就只能够得上老师才德的一半了.工夫要从最好的 作品开始学起,而不可从低劣的作品往上学.首先要熟读《楚辞》,早晚讽咏来作为根本;接着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和汉魏五言诗,都必 须读熟;再埋头阅读李白、杜甫的诗,好象现在的人研究经学一样,然后广泛吸取盛唐名家,在胸中酝酿,时间长了就自然领悟了.这样学习起来,虽然未必达到最 高境界,也不失为正路.这就是从头顶上做起,可以说是进到禅宗宗门的极处,可以说是寻求到根本处,可以说是豁然醒悟真谛,可以说单刀直入.诗的方法有五个方面:体制、格律、气象、兴趣、音节.诗的风格有九类: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作诗的关键处有三个:起结、句法、字眼.诗总体的风格类型有二种:优游不迫和沉着。

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主要诗学观点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诗词对联 佛教网

沧浪诗话的作品赏析 严羽的诗歌理论,集中在他所撰写的《沧浪诗话》里。另有《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一文,扼要地说明他的论诗宗旨,可以作为“诗话”来参看。所以一般刻本常将此文附刊于《诗话》之后,充当作者自序。《沧浪诗话》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章,合为一卷。“诗辨”阐述理论观点,是整个《诗话》的总纲。“诗体”探讨诗歌的体制、风格和流派;“诗法”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基本观点。“考证”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篇章、写作年代和撰人进行考辨,比较琐碎,偶尔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思想。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正由于此,它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1244年(宋理宗淳佑四年)刊行的诗话汇编《诗人玉屑》中,曾将它的内容全部采录。历代刊刻《沧浪吟卷》,也大多同时收录《诗话》。另有单行刻本,并被辑入多种丛书中,成为研究中国诗学的基本读物。为它作注释的,有清人胡鉴《沧浪诗话注》、王玮庆《沧浪诗话补注》、近人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和今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以最后一种最为严谨丰富。《沧浪诗话》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它。

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主要诗学观点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诗词对联 佛教网

在《沧浪诗话》中严羽还提出了哪些古代诗歌的思想体系? 在《沧浪诗话》中,严羽还提出了一个效法古代诗歌的思想体系。他确立了诗学理论的“师古”核心,也确定了学习效仿的对象是汉、魏、晋、唐时的诗人作品。关于诗歌的审美特征,严羽提出了“别材”说和“别趣”说。

沧浪诗话 诗辨的主要诗学观点有哪些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

这段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观点的理论价值及其影响是什么? 翻译: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等;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这句话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严羽的《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沧浪诗话《沧浪诗话》是严羽所著的一本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佑。

论《沧浪诗话》的诗学主张 《沧浪诗话》诗学的禅性,严羽虽然对禅学了解不够,但这并不影响他运-用“以禅喻诗”的方法来进行批评,更不直接影-响。详见:http://www.xlwen.com/wkbylw/list_2.html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诗词对联 佛教网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张晶第一节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以禅喻诗”,不是孤立的文论现象,而是有着广泛基础的。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大有人在。。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哪些独特的文论观点

柳忠秧的诗学观点 1、诗之心:无疑是数千年华夏文明滋润生长、长江黄河哺育怀抱的中国心,原生态的中国之心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诗人。2、诗之魂:即民族魂—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心声、社会的良知、人间的正义!魂系家国,忧乐天下!付深情,勇担当,负责任,出生入死,上天入地,抒发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和苦、乐、愁!追屈子,师李杜。3、诗之翼:优美精绝的语言才能让诗之精灵飞越长天,惊艳时空。4、诗之骨:壁立千仞,铮铮铁骨,宁折不弯!5、诗之胆:侠肝义胆,肝胆相照,顶天立地。6、诗之情:至情至性,情义无价,情怀天下,情满芳菲。7、诗之醉:醉凝天地,醉吟风雷,陶醉千古。8、诗之血:血脉传承,血性高扬,血韵生命,血聚魂魄。9、诗之悲:悲悯,悲壮,悲惨,悲哀,生死穿越,大悲大痛。10、诗之美:香草美人,香魂艳骨,美轮美奂,美妙绝仑!11、诗之气:或气若幽兰或气势如虹,气象万千,异彩纷呈。12、诗之真:真诚,真正,百折不挠,九死不悔,追求真理!13、诗之善:善良,善德天下,善莫大鄢!14、诗之理:诗歌的内在逻辑、学理、脉络、理性。伪文恶俗,真诗有理。15、诗之境:哀而不伤;欲盈还缺;大道微言;圣美无追;魂灵通透;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欲仙欲死等等。

#严羽#中国古代文学#诗歌#沧浪诗话#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