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听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个侧重古体诗的人难道就写不出像样的现代诗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国名句

2020-09-30知识10

为什么我们常说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意为:把鱼2113和熊掌比喻成为两样同样非5261常好、非4102常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月盈则1653亏,水满则溢,一个人不能太贪心想同时得到两样东西,只能取一样舍一样,才能得到成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可兼得? “鱼,我所欲也,熊掌2113,亦我所欲也;二者5261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4102,亦我所欲也1653,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句话怎么理解? 参道解惑始觉浅,圣言贤语未感轻。忠孝不能两兼顾,鱼和熊掌一留存。视利应余三分缺,得势莫可满世横。水可载舟亦能覆,万紫千红终去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