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球化学勘查的勘查程序 勘查地球化学 第一章

2020-09-30知识15

勘查地球化学数据获取 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是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获取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就必须完成勘查设计、野外取样(部分工作可以在野外现场测试)、样品加工、分析测试等工作。18.1.1 勘查设计勘查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编制勘查设计书。勘查设计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勘查目的、勘查任务、勘查区或邻区的工作程度(以往工作经验、工作区地理、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植被和土壤覆盖等),设计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方法技术(按规范要求)并论证其有效性,以及经费预算和施工安排(时间、顺序、人员、后勤、安全等组织工作)等。18.1.2 野外取样野外取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质量的高低。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文、生物、气体的取样方法各不相同,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一章中已有介绍。值得指出的是,近些年来,地学核技术在地球化学勘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地学核技术发展了一套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测试技术。如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可以对岩石露头、土壤、水系沉积物等介质在野外现场测试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这就把野外取样、样品加工、测试分析流程简化到野外现场原位测试上来。18.1.3 样品加工除水样和某些现场的冷提取分析外,。

勘查地球化学找矿理论与方法 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是根据元素在集中分散过程中在矿体周围基岩以及覆盖层中,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中,植物和土壤中,以及气体中形成的含矿物质不明显的微观分散晕(地球化学异常)以发现矿床的一种找矿方法。阮天健等(1985)以采样介质为基础对化探找矿进行了分类,包括岩石地球化学找矿(亦称基岩地球化学测量,原生晕找矿法)、土壤地球化学找矿(亦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次生晕找矿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亦称分散流找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文地球化学找矿(亦称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水化学找矿)、气体地球化学找矿(亦称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生物地球化学找矿(亦称生物地球化学测量)等。随着地质工作程度提高,地表依靠宏观标志直接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是一种利用“显微标志”进行矿产勘查的一种方法,扩大了找矿标志,已逐渐成为现代矿产勘查技术的支柱之一,尤其是在寻找盲矿、隐伏矿、难识别矿和覆盖区找矿方面,具有其他勘查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谢学锦等,1999;吴传壁,1999)。近年来,化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测试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不断提高,以及采样介质、采样密度等工作方法的改善,大大提高了矿产。

勘查地球化学最初起源于哪个国家 勘查地球化学最初起源于前苏联。1941年,前苏联的Ye A Sergeev出版的《地球化学探矿法》一书,标志着勘查地球化学的确立。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阐述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方法的。

勘查地球化学资料解释 18.3.1 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的解释和分析18.3.1.1 异常评价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早期化探工作,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明显的异常上,而对广大的背景地区甚至低缓异常则常予忽略,这就使异常变成一些孤立的圈圈,导致异常评价的简单化。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异常与背景应当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广义地说,异常评价实际上是对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全面的地质解释。异常评价成功有两种情况:① 正确地肯定了异常的远景,达到了预期的地质目的。② 及时地对异常作了否定评价,节省了勘探时间和资金。异常评价失误也有两种情况:① 应该肯定的异常不敢肯定,延长了找矿周期,甚至失掉发现矿藏的机会。② 肯定了一些无意义的异常,导致验证落空。得到肯定结果的工作,当然令人鼓舞,但对于否定的结果,绝不能成为灰心的理由。相反,更应该积极总结经验,使其成为勘查地球化学的财富。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化探工作史例,是很有价值的文献,只可惜大都报道的是成功的例子。从其数目上来说,只占整个工作的极小部分。异常评价往往标志着前一阶段的结束,另一阶段的开始。整个化探工作的程序可用图18-3表示。该图只是一般性的,每一个具体过程不一定死板地服从某一程式。经验证明。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年——从勘查地球化学到应用地球化学 赵仑山朱有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勘查地球化学63年的发展紧密配合新中国的建设,经历了从初创、探索、发展、繁荣到走向辉煌的历程。60多年来经前后几代数万计的中国化探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考察了全国的每一寸山川和国土,创造了丰功伟绩。勘查地球化学是一门紧密为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服务的应用地质学分支学科,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不同精度系统观测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水域以及部分城市大气和农作物的化学元素分布、组成和浓集状况,给国家提供矿产资源及环境生态等情报。早期阶段主要目标是矿产资源勘查,后来发展到涉及人群生活环境、区域生态、农业以及地方病等问题的调查研究需求。地球化学填图既具有全域性国土基础调查的性质,又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提供矿产资源靶区,以及有关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多种异常信息的功能,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作为一种调查技术,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苏联和北欧国家,40年代化探技术被地质勘探部门列为先进的探矿方法。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源勘查需求十分迫切,中国化探界及时引入了地球化学探矿技术为新中国建设找矿。最早于1951年以谢学锦。

地球化学勘查的勘查程序 70~80年代发展了一些较完善的地球化学勘查程序。它们的基本思路是运用高效率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广大面积内进行广泛的侦察,舍弃大片没有希望的地区,缩小找矿靶区,然后用效率较低,但能较精确的圈定矿化范围的方法在已经缩小的靶区范围内工作。这种做法可以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中国采用的工作程序包括:①区域性扫描及普查。区域性扫描所发现的大量异常经过筛选,挑出其中有远景的异常进行检查。②异常检查。迅速再作少量工作对所发现的异常取得更详细的情报,以便精选出最有远景的少数异常进行详查。③异常详查。详查的要求是精确地圈定矿化范围,了解其产状与剥蚀程度并估计其经济价值以便布置钻探工作。④钻探验证。根据钻孔中原生异常资料继续追踪盲矿。在不同工作阶段,要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及每一阶段的工作目的选用最合理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具有遥测能力,因而成为区域扫描阶段最有效的地球化学方法,特别是在多山地区。湖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采集湖心底部沉积物样品,可以近似估量湖四周高地上元素的平均含量,因而在加拿大等多湖国家已经发展成标准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其他特定条件下,。

#勘查技术与工程#元素分析#地球化学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