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州花灯戏的由来 2012年春节期间,一出《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2020-07-19知识7

2012年春节期间,一出《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A试题分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十谢共产党》唱出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说明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而不是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而不是劳动群众,故排除。贵州花灯剧的简介 贵州花灯剧在贵州省汉族地区和一些民族杂居地区流传的花灯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戏曲剧种。贵州民间花灯歌舞,历史久远,据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地方志记载,福泉、遵义、开阳等地当时已有花灯歌舞流行,每于上元节,扎各式纸灯,由儿童作时新妆,踏歌和乐,谓之“闹元宵”,或男妆唐二,女妆懒大嫂,手持巾、扇,双双起舞,称为“跳花灯”。1915年《瓮安县志·风俗篇》载“问以杂剧者”,说明至迟此时就已有花灯剧了。贵州花灯剧在省内有不同的叫法: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贵州花灯是贵州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也是贵州省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地方剧种。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思南花灯戏的特色 A由来: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最初是\"二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明末清初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思南土家花灯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清道光年间,思南土家花灯由原来在室内演出变为院坝搭矮台演出,土家人称之为矮台戏。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声震全县,甚至越过县界,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争相邀请戏班出戏。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6年。贵州花灯剧的介绍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人们习惯地简称花灯。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灯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