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办法

2020-09-30知识16

请介绍一下农村信用社的概况 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效益低下、亏损面大。究其原因,除了金融体制等外部条件的制约之外,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规范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一、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其正处在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向现代财务管理转型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依法稳健经营,建立了科学的财务管理分析指标。农村信用社引进开发了一些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建立“存贷款业务统计分析表”、“经营指标考核情况表”、“营业费用情况表”、“财务收支分析表”等一系列财务报表,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预测和决策,对信用社筹资管理和资金运用起到了有效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其中,固定资产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保证了农村信用社的固定资产保持在上级主管部门控制的指标之内,有效控制了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引进的综合费用率管理将费用与财务收入挂钩,费用额较有弹性,较之不管信用社是盈是亏、财务收入是多是少的“费用定额管理”更灵活、有效。2.以财务决策为中心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财务管理仍然属于以计划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办法

专项票据兑付是什么意思? 一、专项票据兑付申请的提出 按照国务院国发[2003]15号文件,专项票据的兑付必须与信用社改革效果挂钩,以县(市)为单位验收,兑付标准为:产权明晰,资本金到位,法人。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办法

南乐县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扭亏增盈 河南省南乐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地,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南乐县农村信用联社近几年由于受自然经济、金融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业务经营举步维艰。1990年所辖13个社、所经营全部亏损。自1991年以来,南乐县农村信用联社强化管理、锐意改革,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使所辖的13个社、所走出困境,扭亏为盈,信用社逐步走上发展的道路。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大力组织存款,增强自身实力。存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主要源泉,也是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南乐县农村信用社始终把组织存款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近几年受农村投资热、企业投资热、市场投资热的冲击,再加上各家金融机构的激烈竟争,农村信用社出现前所未有的存款大跌,致使信用社陷人困境,经营艰难。面对这种状况,南乐县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稳定、发展存款的有效措施,使各项存款得到了稳步上升。1、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储蓄存款意识,增强竞争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早营业,晚关门,延长营业时间,做到服务热情周到,方便群众的存、取款。2、建立组织存款奖励机制。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办法

我为农信社献一言 一是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工程的建设,培育社会各界的诚信意识,使广大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诚信经营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以信用求发展,积极配合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二是信用社的改革必须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信用社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联系,相互沟通协商得到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一方面政府要广泛地宣传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树立信用社的形象。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实际性政策,鼓励下属单位和企业,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信用社开立账户,拓宽信用社的资金来源,提高其资金实力,增加支农信贷资金,降低信用社的存款成本,使信用社作好做大支农蛋糕,支持信用社在改革后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地方政府要在清收盘活工作上对信用社给予支持。由于以前历史遗留的沉重包袱,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一直作为信用社的难点之一,困扰着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出台对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具有约束力的措施,加大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信用社清收盘活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将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调动起各级政府部门对不良贷款清收盘活。

浅议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快中间业务发展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发展历程 五十年代:艰苦创业1951—1958年为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初创阶段。1951年8月,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在福州市郊新店乡试办了全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从此,信用合作组织在全省广大农村迅速建立,1956年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合作化,入社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2%,农村信用社很快成为农民摆脱贫困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六七十年代:跌宕起伏1959年以后的20年是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曲折反复阶段。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先后被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基本成为基层社队的财务部门,体制发生多变,但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基本内涵仍然保留下来。1977年底,农村信用社被列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八十年代:改革探索1980年至1996年,农村信用社由农业银行进行管理,并设立县级联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经营、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但同时也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准国有银行”,走上“官办”的道路。九十年代:蓬勃发展199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当年底,我省农村信用社正式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福建省成立了农村金融体制。

浏阳市的农村信用社是怎样扭亏增盈的 当今,众多金融企业艰难度日,无力步出经营亏损的困境。然而,湖南省浏阳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在行社“脱钩”后,一举扭亏为盈,连续两年实现盈余,呈现一派管理全面加强、业务全线激活的可喜景象。截至1998年末,浏阳市信用联社42个信用社(部)各项存款余额11.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76亿元。1996年行社“脱钩”当年,该市信用社亏损额达450万元,亏损面达47%。1997年一举扭亏,实现轧差盈余145万元。1998年除一社亏损外,全辖实现轧差盈余162万元,应付未付利息备付率达到7.76%。经营效益攀升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1998年贷款利息收回率达到93%。二是1998年综合费用率为21.58%,较上年减支1512万元。三是不良贷款不断下降。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这两天,原来的证监会主席调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供销社这三个土得掉渣的字身上。其…

农村信用社坏帐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仍然存在经营粗放、管理薄弱、盈利能力较低、风险较大等问题,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农村信用社的联社管理体制。央行八项措施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为促进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和做好支农服务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今天颁布了加强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八项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管理、产权关系、财务收支、债券投资、领导班子建设等做出具体规定。措施强调,要加强贷款管理,规范信贷支农服务。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以物抵贷,不得指定购物单位,不得强行转账;不得在发放贷款的同时扣收信用社股金、贷款利息保证金、各种税费和乡、村统筹资金等;严禁贷款给个人和企业从事股票交易,严禁发放个人股票质押贷款,防止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流入股市;不得向乡(镇)政府、村委会发放贷款,不得用信用社贷款垫发工资和各项统筹,不得发放以村(组)名义统一承贷并用于完成上缴各种农村税、费的贷款。另外,还要加强对大额贷款的跟踪检查,严格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监控,督促农村信用社降低不良资产。明晰产权关系,充实资本金,增强。

#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贷款政策#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金融机构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