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配拼音

2020-09-30知识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配拼音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这一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同学您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祝您策马奔腾哦~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配拼音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话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思想主题: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配拼音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平仄 其中哪些是入声字有没有 拗救 老同学84 LV.13 2017-06-09 关注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几岁写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写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白居易时年十六。这首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古诗拼音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诗生字的吐是怎么读? 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话译文原野之上,碧草丰茂。一年一度,枯后又青。野火遍燃,无法烧尽。春风吹来,再现生机。远方的野草蔓延到古老的小道,翠绿的颜色连接着荒凉的城池。此地告别,目送着朋友远去,路边野草,也饱含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

默写古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法,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 fù dé gǔ yuán cǎo sòng bié《赋2113得古原草送别》5261bái jū yì白居易lí lí yuán shàng cǎ4102o,yī suì yī kū róng。离离原上草,一1653岁一枯荣。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yòu sòng wáng sūn qù,qī qī mǎn bié qíng。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拓展资料一、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哪里能烧毁干净,温暖的春风又唤醒新的生命。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又送公子走向天涯啊走向天涯,萋萋的芳草充满离别的感情。二、赏析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

#读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诗#诗歌#白居易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