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行车安全靠什么,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不,远远不够

2020-07-19新闻4

出品/平门知事

撰文/二哥

了解更多汽车知识关注

试驾时间

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买车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性配置,现在情况逐渐有了好转,涉及行车安全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强烈的重视。

这是人们消费思维进步的表征。功能性配置可以赋予更多乐趣,但没有安全性的车辆不足以保证我们的高枕无忧。

主动安全配置包括早期标配的刹车辅助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以及安全带未系提示等。最近两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碰撞预警系统等功能正在快速普及。

多数主动安全配置在绝大部分品牌中级车型上都有配备,只是相对高配版本更丰富,同时不同品牌车型具体配置略有差异而已。

另外,有迹象表明,驾驶人疲劳警示系统正在兴起,我们希望其能尽快得到推广。

有媒体统计认为,疲劳驾驶是比酒驾还严重的事故诱因,其事故率占比高达40%。

装备有疲劳警示系统的车辆,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分析摄像头捕捉到的驾驶者眼神与面部表情的变化,如果判定结果认为驾驶者出现疲劳状态,会发出警告声响提醒驾驶者集中注意力;在提醒多次无效情况下,智能控制系统会自动接管方向盘、动力控制、制动等系统,最终停靠距离最近的停车位或服务区。

主动安全配置能够有效降低追尾前车、碰撞行人、侧滑、跨线行驶等事故或违章现象的发生概率,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主动安全配置并不是万事大吉的绝对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被动安全配置。充足的安全气囊与气帘布局、行人碰撞防护系统等,能够在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的事故中为乘员与行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这一点,各品牌中级车做得自然也都比较接近。

不过,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一些车企充分利用国内汽车消费文化落后,众多消费者爱慕虚荣、固守陈规,同时又深具虚伪情怀的心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即便是涉及安全问题的地方也不吝节俭之能事。

就像大众汽车、本田汽车那样,不仅在动力与传动系统上缺斤短两,与国外差距甚大,在车身安全结构的材料应用上也一再压缩成本。

主动安全系统有助于降低事故率,但不能保证不发生事故;被动安全系统有助于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但也受限于车身设计与配件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如果车身结构强度不足,同时存在设计不科学、配件质量低劣等问题,事故中不仅车辆防护结构会加剧变形,被动安全配置的作用难以发挥作用。

感谢C-IASI评价规程陆续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安全配置丰富的车型都具备出色的安全性,那些消费思想古老的人钟意的长期畅销的中型车大众迈腾、帕萨特与本田雅阁,尤其迈腾与帕萨特,由于车身安全结构设计与材料应用不达标,测试成绩之差令人诧异,这样的车型值得警惕。

它们的安全性配不上它们的销量,更配不上无数中国消费者痴呆的迷恋。

事实证明,配置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不止配置,还有车企的良心。

在这一点上,车企们应该也必须向沃尔沃汽车、马自达汽车深入学习,它们是优秀的表率。

然而,丰富的安全配置和强大的车身安全结构等硬件依然不足以保证我们的安全,有车生活,我还需要自我装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与文明的驾驶习惯。

出车前勤检查,出车时不忘系安全带、儿童乘坐儿童座椅、不醉酒驾驶、不疲劳驾驶、不超速、不开斗气车、不随意加塞或变道、危险路段把握速度或驾驶模式等等。

#中型车#21-30万#本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