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玉田县代家屯泥素传承人刘广田 玉田泥塑的历史源流

2020-09-30知识3

泥玩具的制作工艺 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1.项目简介河北省玉田县地处冀东平原,燕山余脉南麓,位于京、津、唐中心地带,以“古人种玉”的传说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先人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诸多灿烂的文化,玉田泥玩具就是乡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玉田泥玩具,在京东一带。

玉田县代家屯泥素传承人刘广田 玉田泥塑的历史源流

玉田泥塑的传承意义 玉田泥人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戴家屯、西高丘等几个村。清光绪年间,以刘凯(1870-1961)为代表的泥玩艺人,随着当时北方《安天会》、《西游记》、《南西厢记》、《宝剑记》等戏剧和杨柳青年画的盛行,对丰富手捏戏文内容的泥人题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将玉田泥人延续下来的著名艺人有刘俊祥、张希庆、刘广田、吴玉成等。戴家屯、西高丘是两个邻近村,其地势平坦,土质属褐土化潮土,因泥土粘柔细腻、晒干不裂而得天独厚,赋予泥土的生命音响与色彩,创造出享有无穷魅力的玉田泥人。二十世纪50年代—处于盛期的玉田泥人造型达300余种。

玉田县代家屯泥素传承人刘广田 玉田泥塑的历史源流

中国民间美术的地方代表 一、窗花剪纸 窗花剪纸是陕西民间最广泛、最普及的民间艺术活动。这种传统的装饰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民间农夫女子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一种“方胜花鸟”,贴在鬓角。

玉田县代家屯泥素传承人刘广田 玉田泥塑的历史源流

#玉田#艺术#文化#手工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