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为何没人敢拦?强盗:你想找死,别连累我!

2020-07-19新闻6

在文学作品或是古装电视剧中,总有这样的桥段出现:黄尘滚滚,一名差役骑乘着一匹快马,手持一卷文书绝尘而去,口中喊着:“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转眼间,差役便已经不见踪影了。那么,古代真的存在八百里加急吗?如果真的有,它到底有多快呢?差役单人匹马,难道就不怕遭到强盗的伏击吗?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写道:“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这样的:在过去,通过驿站传递文件的方式共有三种,分别为即步递、马递、急脚递。其中,当属急脚递的速度最快,每天能行走约四百里,只有发生战争时才会使用。在熙宁年间,金字牌急脚递出现,(作用)就像古代的栩檄那样。文中的“羽檄”,一般传递的就是十分重要的军事文书,关乎地方叛乱或是国家安全,其中就分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

交通工具一般是马或是船,在通讯较差的古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关乎着一场战争的胜负。封建帝王为了自己江山的稳定,便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古代的邮局——驿站。驿站不仅负责传递信息、公文,同时还是官方的“招待所”,每隔20里就设有一处驿站,为差役提供食宿、换马等服务。

拿唐朝为例,一尺为0.303公尺,而一里等于现在的454.2公尺,500里就大约等于今天的227公里,在当时,就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至于八百里加急,在当时的全国范围内基本可以实现2天到达。据记载,唐朝鼎盛时期,分散在地方的驿站大约有一千几百个之多,其中包括水驿、陆驿、水路,共有1万余人参与着与驿站相关的工作,可以说,在传递信息这方面,大唐王朝是很下本钱的。

要知道,古代的强盗歹徒是很多的,那么,差役们难道就不担心被劫吗?其实,唐朝的驿站制度很完善,同时也很严苛。倘若文书被强盗抢走,那么他们就会遭到官府的剿杀,子女妻儿甚至都会被充奴充婢。当然,为了顺利送达文书,驿卒们在传递文书时,一般都会分派多人携带文书,就是防止半途被截获。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建设的初衷是为了让统治者们巩固皇权,但皇家生活也随着驿站制度的完善而得到了改善。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真实写照。当年唐玄宗为了表示对杨玉环的宠爱,便让人八百里加急从岭南运来荔枝。而当荔枝到达长安时,上面的露珠都没干。可见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有多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