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刘辰翁宋词鉴赏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 刘辰翁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 刘辰翁① 梅梢腊。 1.①词人引用的是苏武牧羊的典故。(阴山,匈奴世居之地;北海,匈奴极北之地的湖泊;窖指地窖,群者羊群。言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风雪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之苏武。)(2分);②这一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内容,表现了作者从容面对风雪,以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不忘故国的高尚襟怀。(3分)2.①不矛盾。“不曾愁”是因为醉,“醉”与“泪”都是表现南宋遗民亡国愁恨之深。(2分)②亡国之痛只好借醉解脱,醉中却又被“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歌声勾起而更伤痛。 (2分)③这样写,因愁痛求解脱,解脱而不得,则遗民之忧伤愁恨,牢不可破。(2分)(只要能结合诗句合理分析即可)
虞美人宋词 一、《虞美人·听雨》作者:宋代蒋捷1、原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翻译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二、《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作者:宋代苏轼1、原文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2、翻译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三、《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作者:。
”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引用了哪个典故?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题目里不是“窑”字,是“窖”。这句“犹胜 阴山 北海 窖群中”引用的是苏武牧羊的典故。阴山,匈奴世居之地;北海,匈奴 极北之地 的湖泊;窖指地窖,群者羊群。。
虞美人 全诗 李煜的“愁”是封建帝王的愁,我觉得这愁愁得美。因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说: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回过来看,我们怎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