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乳头流水,可能是癌症的信号,要看看有没有这几种状况

2020-07-19新闻5

乳腺疾病临床表现最常见三大主症为乳腺疼痛、乳腺肿物和乳头溢液。大部分人对前两者重视有加,因为乳腺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乳腺肿物又引起人们患癌的担忧,但对乳头溢液重视的人却较少。一是缺乏正确的自检方法,自查时只注意触诊有没有肿物,对是否有乳头溢液没有进行检查;二是认知上的不足,一些人即便看到内衣或背心上有溢液污渍却认为可能是出汗导致。

虽然乳头流水可能是乳腺癌的提示,要引起足够重。首先要明白,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乳腺癌;当然也要给予重视,因为有时候,乳头溢液就是癌症的前兆。

1. 乳腺导管扩张症: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早起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皮肤粘连的现象,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若并发感染时,肿块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

2. 乳房囊性增生: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病人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轻者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响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肿块常有发生,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这种溢液临床较常见。

3.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75%的瘤体发生在邻近乳头部位,瘤体很小。

4. 乳腺癌: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化验检查溢液可找到癌细胞。

其次,根据溢液特点不同,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

溢液是真性还是假性:真性溢液是指液体从乳腺导管内流出;假性溢液常见于乳头凹陷者,由于乳头表皮脱落细胞积存于凹陷处,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样的渗出,时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的乳头,保持局部清洁,“溢液”即会消失。

溢液是单孔还是多孔:乳头有15-20个乳管的开口。出现溢液时要观察液体从哪一个或哪几个开口溢出。单孔溢液乳腺导管内肿瘤可能性相对偏大。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药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等。

溢液是自行外溢还是挤压后溢出的:前者多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约13%有自发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以挤压后溢液多见。

溢液的性状:不同的乳房疾病,其溢液时的性状也不一致。如:

(1) 乳汁样:多为生理性,如断奶后或流产后的近期,不是癌症的表现。

(2) 脓性溢液:多为乳腺导管炎症。

(3) 淡黄色溢液:最常见的一种溢液,几乎见于各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为多见。也有一部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因此,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

(4) 血性溢液:可为鲜红色、咖啡色、淡黄色、褐色等不同的颜色。此种溢液是危险的信号,应高度警惕,其中50%-75%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5%为乳腺癌。如血性溢液发生于绝经后,则乳腺癌可能性更大。

(5)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粘性,溢出后不留痕迹。这种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应进一步检查。

最后,可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初步鉴别。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良性疾病可能性大。若在50岁以后出现乳头溢液者,高度怀疑其为恶性疾病。

当然,这些鉴别点只是初步供患者进行自检、鉴别,正规检查还是应该在医院进行。目前乳腺体检国际上推荐三联诊,即触诊、超声、钼靶,但是鉴于许多导管内肿瘤初期均较小,加上乳头下病变超声漏诊率较高,而肿瘤如果密度不高,又没有钙化灶则钼靶片不敏感。所以如果医生触诊发现可疑乳头溢液,可能会推荐进行乳管镜检查,学名全称叫乳腺导管内窥镜,即以略粗于头发丝的光导纤维进入病变乳孔内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病变乳孔内情况放大60倍,在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基本也没有疼痛和痛苦。

#癌症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