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白马寺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重建白马寺打一字谜

2020-07-19知识7

白马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史无前例的文化2113大革命中,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次厄运降临了。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的边董白马寺同样也遭受了灭顶之灾。寺院建筑悉数被拆,塑像被砸,画像被烧,所有石碑全部5261推倒。白马寺毁于一旦,随后在其旧址上成立了边董供销社。及至改革开放,在当地村民以及方圆众信善者的努力下,重新塑像佛祖,再造白马之身。每年的春节前后,在白马寺前的饮马坑内,都要4102搭台唱戏,广传佛之教化,以祈国泰民安。然而,此时的边董白马寺大殿房屋破旧,后殿一片荒芜,与万历、康乾时期,已今非昔比。2012年1月28日,农历壬辰龙年正月初六,1653遗失四十六年之久的边董白马寺之石雕白龙马,回在白马寺旁一农户院中出土现世。至此,由于在文革之初的破四旧运动中而被深埋地下的千年镇寺宝马,伴随着盛世龙年的到来将龙图大展,马到功成。边董白马寺期待着志士仁人,进步归矣,佛之信徒,发心齐力,重现佛教之答胜景,再铸盛世之辉煌!白马寺是谁建的 白马寺,位于洛阳2113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5261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4102地兴建的第一1653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白马寺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白马寺是我国佛教的“释源”(即佛教 发源地),是佛教传入我国后营建的第一座 僧寺,建于东汉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 多年的历史。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邙山脚 下,坐北朝南。

#白马藏族#佛教#白马寺#洛阳#佛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