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计算机网络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算法 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2020-09-30知识5

电力网络系统中最短路径算法有什么作用 最短路径算法在电力系统中我所知道有以下几个(但并不限于)的应用:(1)分区识别,即网络的连通性判断,进一步可确定网络分为几个连通图、每个连通图包含哪些节点;(2)关键路径辨识;(3)黑启动路径搜索;(4)充电站/变电站/充气站规划。

计算机网络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算法 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Distance(B)=2,Distance(D)=1 以移除的D为起点进行更新 分别计算D的邻居节点的距离,等于AD的权重,加上DC、DFDG、DE、DB的权重。移除B 在未移除的节点中,选择距离最小的。

计算机网络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算法 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ospf是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方法,计算\ Dijkstra算法求单源、无负权的最短路。时效性较好.Floyd-Warshall算法求多源、无负权边的最短路。用矩阵记录图。时效性较差.Bellman-Ford算法求单源最短路,可以判断有无负权回路(若有,则不存在最短路),时效性较好.SPFA是Bellman-Ford的队列优化,时效性相对好.参考资料: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0%E7%9F%AD%E8%B7%AF%E5%BE%84%E7%AE%97%E6%B3%95/20868554?fr=aladdin#2

计算机网络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算法 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哪种路由选择协议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简述路由选择算法的要求 路由选择算法”是否等于“路由算法”?肯定不等路由选择算法是选择路径路由算法要考虑响应,带宽,跳数等等不能把书读死了.4.2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4.2.2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节点路由选择要依靠网络当前的状态信息来决定的策略称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这种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但由于算法复杂,会增加网络的负担,有时会因反应太快引起振荡或反应太慢不起作用。独立路由选择、集中路由选择和分布路由选择是三种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的具体算法。(1)独立路由选择在这类路由算法中,节点仅根据自己搜到的有关信息作出路由选择的决定,与其它节点不交换路由选择信息,虽然不能正确确定距离本节点较远的路由选择,但还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一种简单的独立路由选择算法是 Baran 在1964年提出的热土豆(Hot Potato)算法。当一个分组到来时,节点必须尽快脱手,将其放入输出列最短的方向上排队,而不管该方向通向何方。(2)集中路由选择集中路由选择也象固定路由选择一样,在每个节点上存储一张路由表。不同的是,固定路由选择算法中的节点路由表由手工制作,而在集中路由选择算法中的节点路由表由路由控制。

从计算机A中发出数据到远端网络计算机B上,这数据是如何到达的? 和计算机网络有关,它会经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到达终端。数据传输后首先会在自己的局域网中寻找目的地址,如果局域网中没有目的地址,就会把数据传给局域网中的路由器,路由器根据目的地址的ip地址寻找下一个局域网,如果目的终端在下一个局域网中,那就把数据传送给下一个局域网中的路由器,最后路由器将数据产送给目的终端,否则再由这个路由器决定把数据产送给那个局域网中,一直传下去,直至找到目的终端。其中的计算主要是路由算法的计算,tcpip协议中,路由算法主要有两种:1、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每隔30秒,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就要向相邻站点发送整个路由选择表,使相邻站点的路由选择表得到更新。这样,它就能从别的站点(直接相连的或其他方式连接的)收集一个网络的列表,以便进行路由选择。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过的路由器数。2、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在一个链路状态路由选择中,一个结点检查所有直接链路的状态,并将所得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网上所有的其他的结点,而不仅仅是发给那些直接相连的结点。每个节点都用这种方式,所有其他的结点从网上接收包含直接链路状态的路由信息。每当链路状态。

●用于进行网络的最短路径及最短传输延迟测试的路由策略是 (53) 。(53) A.固定路由选择 B.独立路由 正确答案:D【解析】泛射路由选择的方法是:一个网络节点从某条线路收到一个分组后,向除该条线路外的所有线路重复发送收到的分组。结果,最先到达目的节点的一个或多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