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吾者三省吾身; 敏于言而慎于行 ; 君子为人之道 君子三缄其口而纳于行图片

2020-09-30知识6

三缄其口 什么意思? 三缄其口拼音:sā2113n jiān qí kǒu释义:缄:封。5261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4102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1653开口。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例子: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吾者三省吾身; 敏于言而慎于行 ; 君子为人之道 君子三缄其口而纳于行图片

英语翻译 1、典故: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 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

吾者三省吾身; 敏于言而慎于行 ; 君子为人之道 君子三缄其口而纳于行图片

三缄其口有何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某天,他们来到周王朝的故都,在参观周 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有一个铜铸人。奇怪的是,这尊铜像的嘴上被贴 了三张封条,。

吾者三省吾身; 敏于言而慎于行 ; 君子为人之道 君子三缄其口而纳于行图片

《老子》中“谨言慎行”下一句是什么? 谨言慎行下一句是2113君子之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中:526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4102这句话改编而1653成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君子三缄其口,要敏于言而慎于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为了自己逞口舌之快,什么都敢说的人,必定对所有事物,心无敬畏,这样的话“祸”也不远了。扩展资料:谨言慎行,君子之道:出自《菜根谭》,《菜根谭》是元末明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原文: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无巧。译文: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显得高人一等。评语: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干的不如不干的,说的不如不说的,因为你做了,你的不足就显出了;你说了,你的思想就暴露;你做得多了。

#文化#君子#菜根谭#孔子#国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