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发展情况 1891年,德国林德公司在冷冻机械制造公司的实验室开始空气液化工作。1895年,林德教授利用焦耳-汤姆逊效应制成第一台液体空气装置。1901年,林德公司在慕尼黑市建立低温设备制造车间。1902年,林德设计的第一台单级精馏塔的空分设备制成。法国克劳特发明了膨胀机,在巴黎建立空气液化公司。1903年,林德公司制成第一台工业性10m3/h的制氧机,采用高压节流的高压流程。1910年,法国制成第一台采用中压带活塞膨胀机的中压流程的50m3/h制氧机。1920年,德国海兰特发明了可生产液氧的高压带膨胀机的高压流程。1924年,法兰克尔建议在大型空分设备是采用金属填料的蓄冷器代替一般的热交换器。1926年,法兰克尔提出普通形式蓄冷器。1930年,林德公司制成第一台工业规模的林德-法兰克尔装置,产量为255m3/h,纯度为99.5%O2。1932年,透平膨胀机第一次应用于林德-法兰克尔装置上。德国第一次在冶金和合成氨工业中用氧。1939年,苏联创造了高效率的透平膨胀机,并开始研究全低压空分设备。1947年,林德公司致力于全底压工业氧制造设备。苏联开始设计全低压流程的大型工业氧装置。1949年,美国第一次在29000m3/h制氧机上应用板翘式换热器。1952年,奥地利首先使用纯氧顶吹转炉。
有谁知道大型医用制氧机的发展历程?越详细越好! 大型医院供氧一般都采用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以空气为原料,以分子筛为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法(PSA),在常温低压的条件下,利用分子筛加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质)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容量减少的特性,形成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快速循环过程,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得以分离。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态酸和其它气态氧化物等,均属于分子极性很强的物质,很难通过分子筛,从而使产出氧的氧气纯度达到93%±3%以上。第一台“分子筛”制氧机,最早是德国林德公司制造的,距今快100年了。我国对变压吸附(PSA)制氧技术的开发起步较早,从1966年开始研究沸石分子筛分离空气制氧技术;20世纪70年代PSA分离空气制氧在钢铁、冶炼和玻璃窑等工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多年来,由于技术力量分散,相互之间缺少联络,我国的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发展缓慢,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PSA分离空气制氧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有十几个单位相继开展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实验研究,建立了数套工业试验设备。20世纪80年代,原来从事变压吸附制氧装备研制单位的开发项目相继中止,我国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开发再次进入低谷。
制氧机是怎么发展来的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被发明以来,广泛地应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精制。首先,1958年,Skarstorm申请专利并应用此技术分离空气。同时,GerindeMontgareuil和Domine也在法国申请。
亚适制氧机怎么样 听说不错
国内生产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厂家有哪些? 湖南泰瑞医疗,珠海和佳,北京中诚航宇,杭州鼎岳空分,山东新华医疗,这些都是在分子筛制氧系统这个行业做得比较好的厂家,您可以比较比较,做个参考,望采纳!
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求助凯亚制氧机怎么样 凯亚制氧机还不错的。不过价格有点贵,但是对人体还是很有益。也很适合经常吸取*学用氧的中老年人人*和面临着繁重的脑力劳动,容易产生疲劳的一些公司白领。每天24小时,不。
工业制氧机的工艺流程 空气经空压机压缩后,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后,进入空气储罐,经过空气进气阀、左进气阀进入左吸附塔,塔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氮分子被沸石分子筛吸附,未吸附的氧气穿过吸附床,经过左产气阀、氧气产气阀进入氧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左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左吸过程结束后,左吸附塔与右吸附塔通过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这个过程称之为均压,持续时间为3~5秒。均压结束后,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右进气阀进入右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氮分子被沸石分子筛吸附,富集的氧气经过右产气阀、氧气产气阀进入氧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右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同时左吸附塔中沸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左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当中,此过程称之为解吸。反之左塔吸附时右塔同时也在解吸。为使分子筛中降压释放出的氮气完全排放到大气中,氧气通过一个常开的反吹阀吹扫正在解吸的吸附塔,把塔内的氮气吹出吸附塔。这个过程称之为反吹,它与解吸是同时进行的。右7a64e59b9ee7ad9431333361303133吸结束后,进入均压过程,再切换到左吸过程,一直循进行下去,从而连续产出高纯度的产品氧气。制氧机的工作流程是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五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