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的“缄”字广州话怎样读? 【缄】广州话读音【hyūn】普通话读音【jiān】广州话同音字【减】【监】【鉴】例词:缄口 gāam háu 三缄其口 sāam gāam kèih háu 广州话,又作粤语,广东话、广府话。
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 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2113讳而不言5261。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出自《4102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何也1653?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扩展资料“讳莫如深”【出处】《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举例造句】中国则讳莫如深,枢府举动,真相不知。清·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相关典故春秋时,鲁庄公有好几个妻妾。他的妻子哀姜没有生育,于是她的妹妹叔姜跟着嫁给庄公,并生了一个儿子叫启。而哀姜与庄公感情不好,与庄公的庶(妾所生的称庶)兄庆父私通。庄公最宠爱的是孟任。孟任生了一个儿子叫般,庄公一心想使公子般继承君位。庄公的妾成风,也生了一个儿子叫申。成风希望申能继承君位,就请鲁庄公的弟弟季友帮忙。但是季友认为,公子般的年龄比公子申要大,没有答应。不仅是庄公的妻妾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国君,就是庄公的庶兄庆父也想继位,并且得到了庄公的庶弟叔牙的支持。庄公病重时就问过叔牙,他死后由谁继位最合适。叔牙就向他推荐庆父。这当然不合庄公的心意,接着他问季友,季友表示,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扶植公子般继位。公子般长大成人后,与梁氏女相爱。一天,有个叫荦。
三缄其口的来源? 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
三把剪刀一把旗子,一个嘴巴,打一成语 三缄其口。三把剪刀即“三缄”,旗子即“其”,嘴巴即“口”。所以为“三缄其口”。拓展资料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1、解释:缄:封。三,泛指多次。在他嘴上多次贴了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2、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3、出处:《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看图猜成语 亲,应该是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意思?
三缄其口什么意思 三缄其口的2113意思是:嘴上贴了三次封5261条。形容言语非常谨4102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成语1653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出处翻译:孔子前往周国游说,在太庙前观看,右边石阶前立有一个金子铸造的人偶,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然后在他的背后刻上:古时候说话谨慎的人。成语用法:三缄其口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扩展资料:三缄其口的近义词:1、默默无言,汉语成语。拼音:mò mò wú yán,释义:默默:不出声。不声不响,闭口无言。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至于他爷爷及方必开两个,到了此时,都变成“锯了嘴的葫芦”,只有执壶斟酒,举箸让菜,并无可以插得嘴的地方,所以也只好默默无言。2、缄口不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出处:及容《饥饿荒原》二七:她只有缄口不言,把愤怒、把委屈、把由病引起的虚弱一古脑朝肚里吞。参考资料来源:-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的读音是什么
三缄其口在现代汉语词典怎么解释? 【成语】:三缄其口【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举例造句】: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拼音代码】:sjqk【近义词】: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声【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