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谅,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谁的诗句?

2020-07-19知识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谅,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谁的诗句? 出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释】(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3)思量:想念。(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5)“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6)孤坟:孟启《本事诗·征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8)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9)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10)顾:看。(11)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谅,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谁的诗句? 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2113不思量,自难忘”这句5261诗的意思是:4102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1653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出自出自北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佑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 不思\ 思量(liáng):想念.江城子:唐词为单调,宋人增为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这个“量”字是第二个韵脚.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词出自苏轼2113《江城子5261·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句是410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1653自难忘。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他对亡妻的思念却一点没有淡忘!现在多半用来比喻对一个人的感情,即使让自己不去想,也没有办法忘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 苏轼在妻子去世十年后写下这首诗,十年生死离别,两处茫茫,不用特意去想念,过去那美好的情意自是难以忘怀,时时浮现眼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