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伤寒论》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宁。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籍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面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刊本,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华书局的影印本。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
张仲景的著作是什么? 张仲景的著2113作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5261张仲景看到百姓4102对他非常信任,在医1653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扩展资料《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
如何学习《伤寒论》? 我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学习伤寒论的吧。首先我是相关专业的学过中医基础理论,所以自己看伤寒论才能理解一些。后面机缘巧合,看到了胡希恕讲伤寒论,觉得比较通俗易懂,便开始每天学习,每天抄几条条文,同时看胡希恕对这几条条文的讲解。就这样读了五六遍胡希恕讲伤寒论,慢慢对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有些了解。然后开始读其他医家的注解,从近代到清代的比较多,因为离我们的时代不远,他们写的文言文不会太过难懂,比较容易接受的,读过刘渡舟,曹颖甫,黄元御,张锡纯等医家的注解,然后慢慢自己再结合,不看注解,只看条文,自己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的。学习伤寒论重要的是要学习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了解每个经方的适应症,知道相似经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做出鉴别。像五苓散与猪苓汤,都是利尿的,相同药有三个,不同的有两个,他们不同的点在哪?症状有什么不同?你要联系上下文,对比着读的。大概我学习伤寒论就是这样子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是一回事吗?
聊斋志异及蒲松龄的简介 1、作品简介《聊斋志2113异》简称《聊斋》,5261俗名《鬼狐传》,是4102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1653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2、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书香家庭,但功名不显。父蒲盘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3、作品内容《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描写爱情主题的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斗争。《鸦头》、《细侯》、《连城》、《宦娘》都。
伤寒论哪个版本的更好些 伤寒论》版本源流 第三个问题,《伤寒杂病论》是怎么流传到今天的?这就是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主要版本。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写成了《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