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元璋为什么把朝代叫明朝 元朝末年刘福

2020-07-19知识17

元朝末年,张士诚已经深得民心,为何朱元璋最后得天下? 小编问:张士诚已经深得民心,为什么败朱元璋?我的回答是: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优柔寡断、三心二意的人终将不能成就大事。我这里只对张士诚做个简单历史回顾,请小编和读者朋友自行判断:张士诚(1321-1367),原名张九四。泰州(今江苏)兴化白驹场人。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因张士诚家大口阔,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起就不得不跟着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随着张士诚年龄的不断增大,他逐渐意识到买卖私盐可以从中牟取暴利,可以改善家庭生活。便和几个胆大的同乡在运送官盐的时候夹带一部分的盐卖给当地的富商。因为他平时乐善好施、为人正直守信,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有很高的人气和威信。元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江南地区的农民除了要向官府缴纳各样赋税之外,每年还要向田主缴纳额外的附加粮和丝绸,甚至要代替田主服徭役。在蒙汉地主的层层盘剥之下,下层百姓贫者愈贫,生活窘迫。元廷政府腐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出处以及解释是什么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栾城人韩山童因祖父烧香信佛,传播白莲教,(意在发动农民推翻元朝统治)被谪徙永年.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韩山童、刘福.朱元璋为什么把朝代叫明朝?? 按照吴晗的观点,明朝国号“大明”的意义,确实出自【明教】。元朝末年,明教在广大穷苦农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它为组织人民起义起到了发动群众的作用。当时明教的重要领袖是河北的韩山童,他广招信徒,酝酿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利用元朝征发15万民夫修黄河的机会,鼓动大家起兵反元。刘福通众人推举韩山童为“明王”,结果不幸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其妻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刘福通力战突围,后攻取颖州等地,各地闻风而动,接连起义,全国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高潮。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龙凤政权。朱元璋所在的红巾军郭子兴部,在郭子兴死后受刘福通节制,所以朱元璋实际上是小明王的部将。后来朱元璋势力强大,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到自己军中,途中小明王落水身亡,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掉了。有史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朱元璋安排的。朱元璋定国号“大明”,正是【承继小明王】而来,据说这也是刘基的主意。朱元璋手下的将领,大都是明教教徒,因此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自然顺理成章,而且这样还意味着朱元璋就是【明王降世】,其他人都不具有合法性,这样有助于【稳定人心】。另外,“明”字代表着【光明】,分开是日、月二字,是十分吉祥。朱元璋和陈友琼决战时元朝统冶者为什么不乘势有所行动,那时元朝在做什么? 有两个原因,一是元朝内部矛盾重重,各将领拥兵自重,元顺帝根本没有权力抽调这些兵力。第二,元朝统治者也想坐山观虎斗,最好是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朱元章反元朝时,除了元朝皇帝外,义军这边还有个什么皇帝呀? 小明王韩林儿,知韩林儿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至正十道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内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遣沉入江中。同时期除了韩林儿,还有天完政权的徐寿容辉称帝,后来陈友谅杀了徐寿辉称帝,建立了汉政权。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1、徐寿辉(1320年—1360年),一百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度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2、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专教在民间进行活动。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但好景属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后战死。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将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朱元璋为什么把朝代叫明朝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国号定为大明?得从明教说起。明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所以也叫摩尼教。摩尼教认为世界上存有两种对立的力量,叫做明暗两宗,明是光明,是善,是理;暗是黑暗。明朝为什么国号叫明 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2113“大小明王”之号。朱元璋5261初定天下,4102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1653,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扩展资料:明朝时期的历史大事:1、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为什么元朝只存在98年就灭亡了? 我有个论断,在更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出现之前,中国历史往往表现为朝代更迭时对前朝的“反向运动”,比如汉唐的男女关系随意,在宋得到了“纠正”,对女性的束缚更紧,男权更彰。这种“反动”,偶尔是表现为“修正”,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可以研究的现象。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说过一句话:“宋元宽纵,今宜肃纪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元代的法纪太宽容放纵老百姓了,“其失在于纵驰”。的确,元朝的刑罚,即便从儒家的角度来看也是仁厚的。可以说,汉武帝之后,中国各朝各代都是儒皮法里,是一头披着儒家外皮的法家之狼。但独独元朝例外。元朝儒生是没有地位的,法家事实上也没有。一言以蔽之,元朝速朽的关键词是三个字:离心力。元朝短命的原因之一:法纪松弛因为从草原来的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基本上是刘邦的“约法三章”一样,条例少,刑罚轻。少到什么程度呢?宋代的一半的样子。蒙古人将宋代的罪名数从233条减少为135条。而且,大家印象中嗜杀的蒙古人对死刑很谨慎,超过其他任何朝代。忽必烈在位34年,共有2400多死刑记录,其中还有4年没杀人—至少是没有死刑记录。这个记录相比现代化的大国也不遑多让。至于酷刑,元朝当然也有,但官方是反对。

#元朝#白莲教#韩山童#明朝历史#明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