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2020-09-27新闻14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就像是报社杂志的新媒体化,即便是看似彻底,也无奈"大象转身"并不容易。

从"这就是汽车"到"纯电动,来自大众",大众集团喊出了"2025年量产100万辆纯电车型"的目标,MEB纯电专属平台便是大众的底气。

在6月,大众汽车宣布位于德国茨维考工厂已经完成纯电动车型制造的转化。

随着最后一辆高尔夫旅行车以及首台ID.3的下线,大众汽车首次将燃油车汽车工厂改造为电动汽车工厂,花了将近12亿欧元的茨维考工厂不会再生产燃油车型,而将全面生产MEB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即便大众从来没考虑过放弃内燃机,德国也不可能禁售燃油车,但放眼全球特别是国内市场,新能源不仅仅是趋势,而且是板上定钉的事实。

就连特斯拉都准备在印度班加罗尔再开一个研发中心,再加上大众上海工厂投产后对销量的压力。

显而易见,大众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必须快马加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是被动也是主动。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媒体日上,在数字高尔夫和途观X打阵头过后,万众期待的纯电动SUV车型ID.4并没有如期在北京亮相,而是准备留在10月22日深圳国内首发。

同时,上汽奥迪可能会在在2021年第一季度生产Q4e-tron。

还记得几个月前的新闻吗?前奥迪研发主管PeterMertens透露过,在大众ID.3中的代码里没有1行代码是大众工程师写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新能源车型在软件上的开发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车企向电气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转投新能源车型能在本质上能够解决历史遗留的口碑问题,但要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也困难重重,也不可能立马抛弃巨额利润的传统市场。

就国内市场的充电便利性和可靠性可言,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新能源基础建设,是传统车企在国内先天的资源优势。

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到纯电动车型,以及专为电动出行打造的ID.家族,大众都充分考虑到了一切可能的因素。

但相比新兴纯电品牌在车型上的陈旧出新,大众还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蜀锦认为,插电式混动不受续航限制,在未来的用车需求中还会占有不小的份额。

只要电池续航和充电桩配套等基础建设问题没有根治,主流消费者是不会真正投入新能源的怀抱,至少在大众2025年实现量产100万辆纯电MEB车型的目标之前,插电式混动将涉及到大众集团旗下的每一个车系,逐渐取代燃油版主销车型,真正为品牌全面电动化做足铺垫。

近年来,特斯拉和BBA的正面对刚,已让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拉开帷幕。

BMWiX3在北京车展全面亮相,奔驰EQC也更换上国产的动力电池。

同时,上汽奥迪可能会在明年第一季度生产Q4e-tron。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回望7月的欧洲,首款采用大众MEB平台的纯电动车ID.3,先期3万台很快便预售一空,可见欧洲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反响十分热烈。

大众的电动化转型已是箭在弦上,但何时在国内全面出手就变得意味寻常。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北京车展深度解读 | 转型箭在弦上,大众展后即将放大招

在明年ID.4国产上市时,将会直面极星POLESTAR2、特斯拉ModelY,这两款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

得益于大众集团在去年的投资和收购大动作,将实现电池技术的完成自研、自产、自供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为ID.4的国产之道解决最后的核心问题。

蜀锦十分期待ID.4在10月国内的首发亮相,对于大众集团的品牌提升来说,新能源战略架构憧憬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能否复制出十年前在国内的辉煌?恐怕也不是大众倾尽整个集团的资源便能说了算,毕竟电动汽车消费的热潮依旧是"在路上",真正由消费驱动的电动车消费热潮远未到来,至少不是在今天,但未来哪个又说得准呢?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请作者联系我们,以奉稿酬

#21-30万#纯电动#大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