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孙致中. 山海经的性质 山海经中的“归墟”真的存在吗,有何依据?

2020-09-27知识51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里面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山海经《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 约 31000 字,其中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 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 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里面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山海经》是记录远古时代各种风土人情,山川地理等覆盖面特广的书籍,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海内经》四卷,因时代久远,夸饰的地方很多,但却是研究远古人类,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古藉

山海经到底出自哪个时期,是后人写的科幻小说,还是前人留下的地球奥秘? 《山海经》成书于何时,是学者们探讨较多的一个问题。由于对《山海经》认识的不同,所以清代以前的学者很少去关注它的成书年代。直到进入了二十世纪。这一时期是《山海经》研究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对成书年代的关注也随之多了起来。不仅如此,考证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涉及文献篇目、史实地理、思想文化、民俗风物、语言现象等等。比如,陆侃如就曾在《<;山海经>;的著作年代》里提出“五藏山经作于战国,海经八篇成于西汉,大荒经、海内经作于东汉至魏晋。蒙文通在其《略论<;山海经>;写作年代及其产生地域》中认为“大荒经,海内经作于西周前期,海内四经作于西周中期,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作于春秋战国之交。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则认为“禹贡早于五藏山经,故其应作于秦统一六国征服南越前。而对《山海经》颇有研究的袁珂先生认为“大荒经、海内经作于战国初期或者中期;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作于战国中期以后;海内四经成于汉代初期。当然了,袁先生是从神话的角度进行判断的。此外还有一些语言学家从一些词的使用,以及一些语法现象上来判断其成书年代,不过观点并不相同。唯一能够达成共识的就是《山海经》这部书并不是成书于一时,而是《山经》《海经》《荒经》分别成书、传世的。

《山海经》中有哪些人、事、物已经被证实是真实的?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西海,即今青海湖。“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卤比”:浮玉山,即今浙江天目山。具区,即今太湖。“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太华山,华山主峰。“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母”:鹦母,即今鹦鹉。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举这些例子不是想说《山海经》一定是全部可考的,而是想表达《山海经》并不是全部天马行空摸不着边际,也是依据某些事实所创作。但是书中的某些“三头,六足”是怎么来的?我们首先要思考神话故事是怎么来的?是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的合理想象而来。《山海经》也是这样。比如当你看到下面这只蝴蝶的时候,你会不会形容它背后长着一只眼睛?如果你也是那个时候的人,还不懂一些知识的时候。你也一定会形容它,“人面”,“善飞”,为什么?长得像罢了。所以,《山海经》这部书,是古人依据所闻所见并加以想象而创作,并非全部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再者,说不定某些物种那个时候就真的会有,毕竟那是千年前,这千年间,无论是进化还是灭绝,谁又说的准呢。

#文学#无支祁#文化#山海经异兽#海内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