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科技当先。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海洋科技风向标的2020(第五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9月24日在青岛蓝谷圆满闭幕。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吸引了500余家涉海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参展,累计参观人数达到21163人,其中采购商专业观众7946家。
青岛海科展已在蓝谷连续举办五届,已经成为海洋科技领域最具专业性的展会之一。五年来,青岛海科展坚持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办展思路,不仅举办高质量的专业会展,更通过举办海洋国际高峰论坛、技术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起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平台。本届海科展围绕“科技经略海洋,创新实现梦想”主题,展览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分为涉海科研院校、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海洋牧场及养殖技术与装备、海洋船舶技术与装备、海洋能源利用技术与装备、海水淡化技术与装备、海洋通用技术与装备八大展区,全方位展示海洋科技各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高精尖海洋“黑科技”集中亮相
突破先进国家“卡脖子”技术封锁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可下探至万米以下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取得万米级海底地震剖面数据的海底地震仪、可在全球任何海域连续工作的全海深学记录仪等一大批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尖海洋科技研发成果在展会上集中精彩亮相。
尖端的海洋科技研发成果一直是青岛海科展的“王牌”,越来越多的参展商选择在海科展这个专业化的平台上举办最新研发成果的全球“首秀”。今年第一次参展的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带来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和全海深声学记录仪,均为首次对外发布,领先程度让参观观众眼前一亮。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是中科院聚焦国家最关注的重大领域,把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任务之一,此前只有某先进国家有能力设计制造。该阵列攻克了大深度阵列水听器设计、阻尼护套设计及实现工艺、微弱信号超远距离传输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装备,而且在最大工作深度、设备生存能力等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有显著提升,打破了先进国家在该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封锁。全海深声学记录仪可投放在全球任何海域,可常年在海底值守工作,用于记录水声信号、环境噪声及温度、压力等环境信息,为国内首套此类产品。
连续五年参展的天津大学是青岛海科展的老展商,“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连续四年出现在海科展上,并且每年都携全新技术突破数据与参观观众见面。今年在展会上展示的“海燕—X” 水下滑翔机于今年7月16日顺利完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组织实施的“海燕-X”万米深渊观测科学考察任务,再次打破了水下滑翔机的潜深世界纪录,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够进行万米深渊观测的水下滑翔机,它的成功研制开启了水下滑翔机的万米观测应用的新时代,实现了人类在万米深海观探测从点到持续剖面的历史性跨越。
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带来的可以观测1万米海底地震数据的宽频带长周期海底地震仪,是一种将检波器直接放置在海底的地震观测系统,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青岛恒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参展智慧海洋平台、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智飞”号无人驾驶集装箱船模型等展品也吸引了众多嘉宾的关注。
经过五年的发展,青岛海科展坚持专业化道路,无论从参展企业的规模还是展品的质量上都在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今年新老客户的比例约为1:1,以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为代表的新客户携全球领先的高精尖新科技亮相海科展,给海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展会得到了新老客户的交口称赞,展商表示自己通过海科展这个平台将新技术新产品在业界得到了推广,有的已经或者正在进行产业化,海科展逐步发展成为海洋科技领域的“风向标”,成为促进海洋科学技术交流、产品展示、成果交易的一个比较成熟的重要平台。
高峰论坛汇聚行业大咖激荡思想
海科展期间,2020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同期举办,邀请吴立新、邱志明、何友、笪良龙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海洋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名企高管齐聚一堂,就海洋科技和蓝色经济发展技术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0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由第六届精密制造高层论坛暨第四十一届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会、2020(第四届)海洋移动平台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溪流海洋大讲堂及“智海杯”海洋文化沙龙、海洋渔业与海洋牧场专题论坛组成。第六届精密制造高层论坛暨第四十一届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会以“融合创新、协同发展、打造精密智造新动能”为主题,探讨了精密智造领域前沿技术方向,会议开阔了业界视野,促进了学术碰撞,展示了科技成果,为对接产业资源以及争取政策支持搭建了高规格、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助推精密智造领域在基础理论、创新研发、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新的高度。2020第四届海洋移动平台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青岛蓝谷管理局主办,集结国内优势团队及技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多方位、跨领域的对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构建多维、立体的海洋观测与探测网络,以促进海洋高端装备国产化,助力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溪流海洋大讲堂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文化产业分会主办,就海洋文化、历史挖掘和海洋探测技术等领域做深度交流。海洋渔业与海洋牧场专题论坛围绕海洋水产养殖发展、海洋水产养殖食品安全、深远海养殖、海水养殖利用等海洋渔业和海洋牧场建设重点领域的应用、困难和发展,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更好地专家咨询意见和建议。30余位知名嘉宾在论坛上从多层次、多维度交流分享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为全球海洋科技发展注入智慧与活力,累计1000多名专业听众到场聆听。
全方位搭建蓝色经济发展平台
自2016年首届展会举办以来,青岛海科展一直用平台思维办会,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新品发布会等各类产业对接活动,搭建一个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平台。
今年展会期间,2020年“创客中国”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同期举办。大赛以“助力中小企业经略海洋,共筑海洋强国创新生态”为主题,是“创客中国”首个海洋领域专题赛。大赛自7月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征集海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项目240个,涵盖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海洋及相关领域。经线上初评、赛前培训和现场决赛路演等激烈角逐,20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团队成果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彩虹鱼海洋大数据与智慧海洋等3个项目荣获二等奖,便携式水下智能航行器等8个项目荣获三等奖,AI航海-船舶航行智能辅助系统等8个项目荣获创新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蓝谷管理局等相关领导,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相关代表,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活动并见证了这一盛况。
以赛招商,诚邀参赛项目共创“蓝色”未来。 “以赛招商、以赛引才、以赛助创”一直是蓝谷办赛的初心与使命,“创客中国”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既是海洋领域 “大咖”同台竞技的舞台,也是一次向世界推介蓝谷的重要契机。作为中国唯一以海洋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青岛蓝谷拥有比肩世界、傲视全国的海洋科技力量,拥有全国唯一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国唯一的“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全国唯一的大洋钻探船及码头基地等23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拥有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23个,各类海洋科技创新平台62个。为了让更多参赛项目认识蓝谷、爱上蓝谷、扎根蓝谷,大赛期间青岛蓝谷6大招商事业部全线出动,“划片包干”,从科技、产业、人才和金融等方面为参赛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探寻合作发展的契合点。在大赛日程中特别安排调研环节,统一组织参赛项目走访调研青岛海检集团、中船重工725所等蓝谷科研院所及企业,帮助参赛项目了解和对接蓝谷海洋科研资源,推动项目落地蓝谷。大赛的四项配套政策诱人,一是对获得一二三等奖并实际落户青岛蓝谷的项目,蓝谷分别给予一等奖最高50万元,二等奖最高30万元,三等奖最高10万元的创业奖励。二是对落户青岛蓝谷的项目给予最高5年200-1000平方米房租补助。荣获市级奖励基础上,蓝谷在平台建设、研发投入、高企认定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三是落户青岛蓝谷的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补贴、人才公寓等相关政策。新获评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的,在市级政策基础上,蓝谷另行给予30-100万一次性安家补贴。四是落地项目可享受科技服务专员一对一专业服务,提供融资对接、培育孵化、市场资源导入、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指导等全流程保姆式服务。
连续三年在海科展同期举办的水中机器人大赛也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大赛涵盖11个组别共36个科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近六十所高校、近四百支参赛队伍参与奖项的角逐。大赛最令人关注的要数面向校园创业团队的创新创业组比赛。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校园创新团队同场竞技,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巧思,争取专家评委的认可,接受风险投资家的点评。由于受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许多队伍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路演答辩。其中,来自清华大学的仿生机器海豚项目创意十足,得到众多评审的赞赏。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纪志成表示,举办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是抢抓海洋科技与人工智能战略机遇,聚合水中机器人领域学术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培训、创新应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抓手。要共同推进水中机器人事业的进步,用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激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蓝色海洋”技术成果推介会也在展会现场如期举办,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青岛泰戈菲斯海洋装备股份公司、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将现场推介技术成果,为推进更多的海洋科技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进海洋科学技术成果向海洋科技产业转化。
此外,展会期间,共青团青岛市委“燃烧青春激情建设青春之岛”第二站活动——青春建功海洋攻势风采展在青岛蓝谷举行,进一步激励全市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在青岛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的征程中,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用“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岛”,不断开创青岛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展为媒助力蓝谷崛起世界级海洋科技新城
青岛蓝谷作为青岛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全国经略海洋的旗帜和高地,聚焦“海洋攻势”,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切实发挥蓝谷海洋科技和产业优势、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展为媒,瞄准蓝色高端新兴,把海洋科技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都聚集起来,使资源之间发生关系和互动,实现价值倍增,打造活力之蓝谷。
全力打造全市海洋领域“双招双引”的样板试点。截至今年八月底,蓝谷新签约项目134个,同比增长145%;总投资373.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投资过20亿元项目6个、过亿元项目25个,世界500强项目2个,中国500强项目6个,央企、行业龙头、领军型企业项目22个,涉海项目38个,“新基建”项目16个,项目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聚力发挥重大科研平台集聚效应。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平台,“国字号”创新平台云集,高校科研院所汇聚。中国唯一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大洋钻探船等23个“国字号”科研平台云集蓝谷。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作为目前中国国内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正逐步成为全球七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国家深海基地作为中国唯一、世界第五个海洋探测基地、技术支持基地和设备研发基地,是“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母港。大洋钻探船将成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大洋科学研究的“大国重器”,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地幔的梦想。山东大学(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3家高等院校在蓝谷设立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
优化聚焦特色产业,构筑以信息、海洋生物、海洋技术及装备三大产业为主导,以众创服务、高端服务、金融服务三大产业为支撑的“3+3”产业体系,建立以加快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为主体,以科技、人才、金融政策为配套的“1+3”政策体系,发起成立青岛市首个海洋创新创业联盟,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金融服务产业方面,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国信海洋新动能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鲁信现代海洋产业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达到75家、资本规模150亿元。
青岛蓝谷坚持推动海洋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海洋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产业方面,以超算升级、华录山东总部基地等项目为龙头,加快超算与海洋大数据深度融合,推进蓝光存储应用产业化,形成“孵化、研发、服务”三维一体的综合型大数据产业示范平台。海洋生物产业方面,以威刚生物科技、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为依托,以智能超算耦合生物实测的筛选体系,构建链接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产业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海洋技术及装备产业方面,以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中船重工725所、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智能航运先行示范区等项目为龙头,带动海洋技术装备相关产业集聚,成为中国海洋工程技术装备科技支撑力量,提升产业化水平。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做支撑,有完善的产业链作保证,推动着青岛海科展成为行业首屈一指的行业性展会,也带动了一座世界级的海洋科技新城日渐崛起。
投资青岛蓝谷就是投资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青岛蓝谷以敞开的怀抱,真诚邀请拥有资金流、人才流的大咖加盟青岛蓝谷这个满载蓝色梦想和创业激情的平台、这个成全四海不畏风险的智者成长成功的热带雨林,一同携手,共同谱写海洋发展的辉煌篇章,成为青岛蓝谷走向深蓝、逐梦海洋的“城市合伙人”,聚力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国家海洋科学城。(作者:蓝小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