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宁市西乡塘区:秸秆变饲料 环保又增收

2020-09-27新闻6

南宁市西乡塘区:秸秆变饲料 环保又增收

抓木机正在装运玉米秸秆。李波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9月27日讯(通讯员 甘雨民 黄以轮)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中北村的玉米地里,收割机正忙着收割玉米秸秆装车送往加工点,伴随机器的轰鸣声,只见一台机器像“清道夫”一样,“吃”进一根根秸秆,“吐”出一堆堆饲料。

“我种了10余亩玉米,有15吨秸秆,以前都是砍掉焚烧,至少花费半个月时间,既费事又污染。现在有人到地里收购加工成饲料,我至少多半个月时间打工挣钱,每吨还可以卖300元,一共获得4000多元,加上产业奖补,一亩地比以前多赚一千块钱,脱贫致富又多了一层保障。”中北村贫困户李友胜美滋滋地说。

为解放劳动力,彻底解决秸秆处置难题,坛洛镇在中北村开办秸秆加工点,还购买收割机械,帮农民装载玉米秸秆,再经科学加工制成畜禽饲料。该加工点每天可加工150吨秸秆,每天可为辖区村民带来4.5万元收入。制成的饲料由肉牛养殖户统一收购,既增加种植户收入,又解决了秸秆无处处置问题,提高农作物利用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一年来,西乡塘区加大禁烧力度保护环境,实行垃圾、秸秆焚烧有奖举报制度,全面开展巡查整治行动,制定“三级巡查,区域防控”机制,建立镇、村、屯三级巡查整治队,实现管控全覆盖。按照自然村屯设立389个网格,每一个网格指定2名以上的村屯骨干为监督员巡查员,一线监督巡查员达到了778人,通过采取“区域联防”形式,发现冒烟马上得到解决,禁烧成果显著。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牵头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群众自觉控、主动控,养成良好习惯。

西乡塘区还创新禁烧秸秆方法,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全面推广玉米、稻谷、花生等农作物秸秆切碎加工作饲料,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既解决了禁烧难题,改善农村环境,又促进养牛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据了解,在南宁市乡村办暗访督查中没有发现秸秆垃圾焚烧问题,连续9期未被通报,西乡塘区实现了禁烧秸秆与助农增收双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