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毅然决然的挑起了北伐重担,希望可以完成刘备的遗愿,匡扶汉室,还于旧都。可是天不遂人愿,当时的曹魏有了一个司马懿可以与之一争长短,诸葛亮虽然发动了六次北伐战役,却屡次铩羽而归。尤其是第六次北伐,诸葛亮已经将司马懿引入埋伏之中,冲天大火熊熊燃烧,却不料突然大雨临盆,给予了对方一线生机。
因此很多人感到不解,虽然雨水浇灭了大火,但是当时诸葛亮已经将司马懿诱入了“葫芦口”,并且断其后路。大雨虽然救了司马懿一时,可主动权依旧掌握在诸葛亮手中,这时候只要他下令万箭齐发,司马懿终究会难逃一死。毕竟当时的他已经是瓮中之鳖,想要逃脱已然是难如登天。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诸葛亮并未下令放箭,任由司马懿逃脱升天。
很多人觉得当时就算下令放箭也无法射杀司马懿,因为古代的弓箭制作技术相对有限,再加上大雨临盆必然会影响弓箭的准星。而诸葛亮便是看清了这一点,因此没有下令射箭,所以司马懿才会得以逃脱。但是这一点小高却感到十分不解,雨势会影响弓箭的准星的确拥有科学依旧,但是万箭齐发并不需要多大的准星,讲究的是范围性的射杀。因此,当时诸葛亮只要下令蜀军将士万箭齐发,那么司马懿终究难逃一死。所以说大雨影响弓箭准星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小高觉得,诸葛亮当时之所以不下令射箭,最大的原因是当大雨倾盆的那一次,他坚持一生的信念已经崩塌。大家都知道,随着襄樊,夷陵的两次大败,蜀国已经失去了逐鹿天下的本钱。诸葛亮之所以还抱着北伐中原的信念,无非是希望曹魏能够发生内乱,自己能够趁虚而入。这也就是“隆中对”中所提出的:天下有变。可是这种希望无非是把决定权交给了上天,觉得蜀汉才是天命所归。
可是诸葛亮百般努力才将司马懿诱入重围,老天爷却突降大雨。而这也让诸葛亮突然发觉天命在曹不在蜀,觉得自己是逆天行事,终究会功败垂成。他的信念一朝崩塌,不愿再逆天行事,便没有下令放箭,致使司马懿险境环生。因此,诸葛亮在上方谷不由的深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十二个字可以说是诸葛亮当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不知道是无奈,还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