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9月27日电 (杨子炀)“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安宁疗护服务作为一项民生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郝晓宁26日在天津称,与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以及社会对安宁疗护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目前我国的安宁疗护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天,中国安宁疗护学科发展与国家政策法规体系设计高峰论坛在津举行。同期进行的还有天津市蓟州区安宁疗护示范病房及专家工作站的揭牌仪式。
从1988年"临终关怀"这一概念在中国内地确立并流传至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恰好走过32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尝试,中国本土临终关怀事业从无到有、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其研究的维度与视野已经由单一学科走向跨学科。论坛中,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安宁疗护卫生政策法规基本思路和安宁疗法学科发展前景、各级各类安宁疗护科室的运行现状、运行成本和服务收费政策,科室面临各类政策法规困难展开了讨论。
来自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市的参与安宁医疗服务和研究的专家和相关工作者在论坛上相互介绍了各省安宁疗护的情况并提出了建议。
郝晓宁称,目前中国安宁疗护工作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一是过度医疗现象仍然存在,无效治疗致使医疗支出增加,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二是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不足,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三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一直对死亡讳莫如深,死亡教育一直处于缺位状态。
专家表示,医护人员在面对不可治愈乃至临终的病人时,选择合适的话语和恰当缓解疼痛的医护服务对病人及家属至关重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安宁疗护服务作为一项民生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此次安宁疗护学科发展与国家政策法规体系设计高峰论坛的召开,对进一步完善安宁疗护制度体系、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天津市蓟州区安宁疗护示范病房及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也正是顺应社会发展、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和丰富医疗照护内涵的创新之举。(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