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2020-09-27新闻13

众所周知,《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一般认为,这篇赋是曹植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小编以为,倘若细究起来,《洛神赋》就是曹植写给兄长曹丕的检讨书。

想要读懂它,就得搞明白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黄初三年(222),曹植从洛阳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途经黄河。

曹植为什么要来洛阳呢?一切还得从曹丕代汉说起。曹操逝后,曹丕即魏王位不久,即越俎代庖的宣布改元建安为延康。未己,禅让的戏份作足后,降汉献帝为山阳公,两次改元为黄初,自己做了皇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曹丕称帝,曹植的好日子过到了头。一直以来,曹丕都对有实力对他地位形成威胁的曹植心怀妒恨,才做魏王几天,就将曹植在朝中的党羽丁仪、丁廙兄弟杀害。曹植敢怒不敢言,不久即托言“欲祭先王于北河之上”擅自离京去了鄄城。此后,被封为鄄城侯,在封地不久(黄初二年六月),曹植因“醉酒悖慢、胁劫使者”,不得不入洛阳请罪。

胁劫使者虽然有藐视皇权的嫌疑,但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然而《魏略》的记载却是令人大惑不解,史载曹植“自念有过、宜当谢帝,乃留其从官著关东,单将两三人微行,入见清河长公主,欲因主谢。而官吏以闻,帝使人逆人使不得见。太后以为自杀也,对帝泣。会植科头负鈇锧,徙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及见之,帝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

很显然,曹植知道这次自己摊上大事了,所以才想提前走走清河长公主(同父异母的姐姐)的后门,哪知道曹丕得知消息后,派人把他拦住了。卞太后得知消息,以为曹植想不开自杀了,在曹丕面前哭哭啼啼。正在这时候,披头散发、光着脚丫子扛着刑具的曹植来了,卞太后一见这才放心。曹植这样打扮,摆明了是认打认罚的,曹丕见了他仍是面挟寒霜理,也不理会他,更不让左右人给他穿上鞋。曹植一见情势不妙,急忙跪在地上泣涕,求皇兄放他一马。曹丕见母亲一脸黑线只是不作声,只得长叹一声传旨曹植“听复王服。”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曹丕为什么这样绝情呢?原来,这年六月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甄妃被赐死了。甄妃年长曹丕五岁,自幼聪慧善良,及长容貌出众,先嫁袁绍之子袁熙,后为曹丕所得。嫁给曹丕后深受宠爱,虽未封后,实际上统领后宫,位居诸妃之上(称甄后,是儿子曹叡追封的)。曹丕称帝,立后的事情自然提上了日程。只是彼时甄妃年近四旬,早已是色衰而爱驰,这个时候曹丕皇宫宠爱的是郭妃、李阴二贵人。曹丕有心立郭为后,可是以妾压妻不合礼法,一直踌躇未定。不久,甄妃与曹植暧昧的谣言不胫而走,时间段恰好就是曹植擅自离京的时候。曹丕得知后,立即派使臣到邺城赐死了甄妃,一代名嫒死于讒言,郭妃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后宝座。

据史料记载,甄妃死时“不获大敛,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怎一个惨字了得。

那么,曹植究竟与甄妃之间有故事发生吗?且看曹植是如何还自己清白的。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那么多人都瞧不见,为何独独曹植一人可以?这根本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致。

原来,在饶恕了曹植之后,曹丕留下弟弟喝酒压惊,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曹丕命左右拿来一物,赐与曹植。曹植一见之下大惊失色,急忙跪倒在地叩头不止。原来,曹丕送给曹植的是甄后生前用过的“玉缕金带枕”,也是曹植与甄妃“交通”的重要物证。史称“植见之,不觉泣”,这六个字太值得玩味了。大胆推想一下,甄妃的枕头,曹植一定是见过的,这时候睹物思人,方能有“不觉泣”的事情发生。

《洛神赋》中,曹植用了大量的篇章极力描摹洛神的美丽。其实,所谓洛神,正是甄妃的模样。“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曹植笔下甄妃的容颜,可以秒杀一切庸脂俗粉,曹植为之神魂颠倒太过正常了。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一个女性如果生成这样,当真是可遇不可求了。也怨不得曹植会剪不断理还乱了。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川而为期。执眷眷之心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敲黑板,重点来了。读了《洛神赋》,自然会对甄妃的美倾而倒之,金庸大侠竟然将“凌波微步”移花接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当然,他笔下的王语嫣同样是“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但大家必须要明白,这篇文章是曹植写给皇兄的检讨书,他的重点是为自己洗白,重点句是“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这十三个字,只是给曹丕看的。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一句话,曹植和甄妃的感情是发乎情而止乎礼,并没有尘世俗人想象的那么龌龊。曹植与甄妃两人之间,有的只是精神层面的交流,曹植最多流露爱慕之情,甄后却不能以身相许,送给曹植玉缕金带枕以诉心曲,应该是情理之中。

曹植把这段情感经历用文学的方式逐一表达,是告诉皇兄,自己喜欢甄妃是真的,但爱一个人,并没有罪。

一个是刻薄寡恩的丈夫,一个是敢爱敢恨却谨守礼防的诗人,甄妃所适非人。

……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心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做为成熟的政治家,曹丕一来不能背负杀弟的恶名,尤其是以暧昧难言的罪名,二者惹得母亲生气,再背负不孝的骂名,惹得天下臣民耻笑,思来想去决定从轻发落,于是仅将曹植降为安乡侯了事。

曹丕赐死甄宓,曹植赋诗一首自证清白,其中十三字催人泪下

另,曹植此赋原名为《感甄赋》,待到曹叡继位后,不希望自己母亲与叔父之间的这段感情经历任由人们说三道四,所以更名为《洛神赋》。

用赋这一文学方式坦露爱的心曲,两千年来似乎惟有曹子建一人。这是一个真性情,敢爱敢恨的君子。

#诗词歌赋#曹植#曹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