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宋代的行政制度研究 《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

2020-09-27知识5

秀才是科举考试中的哪一级别? 秀才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级别(即是;乡试),乡试考起后就成为了秀才。秀才才有资格到州府(相当于现在的省城)考举人,考中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进京考状元的机会。

宋代的行政制度研究 《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

初学者如何系统地学习宋史? 不邀自来。“系统”地学习宋史,这是个大题目。《宋史》《宋史纪事本末》《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

宋代的行政制度研究 《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

宋史包拯传 翻译 一、译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移任端州知州,升为殿中丞。端州这地方出产砚台,他的前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一年过去,他没有拿一块砚台回家。不久,包拯被授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当时张尧佐被任命为节度使兼宣徽两院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和包拯一齐对此进行辩论,话语十分恳切。又曾建议说:“国家每年用岁币贿赂契丹,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应该训练士卒、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实和巩固边防。又。

宋代的行政制度研究 《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

书单请求:中国历史典籍(含书名/出版社/版本)书单? 准备系统地读点大部头。有文言基础,功力不够。论语诗经古文观止,都是没有注释读不通。钱穆的《论语新解…

我国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1、校:夏代学校2113的名称,举行祭祀5261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4102 2、庠(xiang):殷商1653时代学校的名称。3、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4、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5、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6、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7、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8、国子监(jia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9、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

#二十四史#历史#中国古代史#宋朝#欧阳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