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家长谈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检查需要哪些准备

2020-07-19知识11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参考 各校校长是学校的直接管理者,校长的办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些我们特别重视对校长的管理与培训。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上,各省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第一,部分省市采取扩展名校优质资源的方式。例如,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3393634浙江省以“公平、均衡、素质、质量、协调”十字方针为理念,以科学和谐发展为指导,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勇于探索创新,通过“名校集团化”、“一校两区”、乡村“中心校”等多种办学模式,通过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张天雪:《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路径与政策理路》,《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2期。通过政策倾斜、经费倾斜等杠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而上海对郊区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委托中心城区的品牌中小学进行管理。第二,部分地区通过制定、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标准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遍把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如对校园校舍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作出不同的量化要求。天津市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的办学标准,2010年已有一半学校通过达标验收,计划到2012年底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市政府确定的现代化办学标准。陕西省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您对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怎么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发展教育是促进全名素质教育,和振兴国家的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将教育,平等均衡发展才受益于人民,从而支持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检查需要哪些准备 统一思想认识,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提出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同时,立足于本职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展资料: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要求规定:1、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2、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3、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参考资料来源:。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uvxwn78发布日期:13年03月28日|近日,民盟雅安市委、雅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教育专家对义务制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义务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教育普及的问题,进入了追求质量的阶段。在这个高考决定命运的时代,为了让子女获得优质教育,不少家长不惜以高昂的代价送子女到成都、绵阳甚至更远的地方求学。先是高中,继而初中,现已发展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先是城镇,现已发展到了农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如何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正确处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均衡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分析 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投入、师资、管理三方面。(一)投入总量不足 一是投入经费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生均公用经费缺口大,部分县级政府没有按照省政府的规定比例全额配套资金之农村学校学,加生数。教育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均衡发展? 谢谢邀请!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包括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协调整合配置。而且随着我们今天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新时代产生新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建设教育的现代化,办满意教育的祈求更加强烈,因为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所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民心所向、时代必然。鉴此,我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学生个性、全面、自主而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核心关键词—“质量”与“公平”,“质量”就是全面发展,“公平”就是面向全体,即为“两全”。同时,要解决教育的“四化”建设—硬件建设标准化、软件建设现代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文化建设自信化,唯有如此,教育才趋向均衡发展,人民才会满意。那具体如何解决呢?一是,要保证同地区城乡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要均衡。主要有—学校建设布局、硬件设施设备、校园信息网络、课程开设等。二是,要保证同地区城乡各学校教育学生的机会要均等。禁止跨片掐优等生、办重点校、设重点班等。三是,要保证同地区城乡教育评价机制要科学。已学生的动态发展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标准,禁止以升学率、成绩等静态数据为唯一。教育均衡发展两个门槛达标的最低比例要求是什么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督导办负责人。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一个门槛,即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两项内容,这是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的评估和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两个方面。校际间差距评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现在都在提学校的均衡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城乡能均衡发展吗? 之所以国家搞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城乡差距过大,由于城乡学校硬件、师资、教学、管理各方面差距,农村学生家长把学生送往县城和更大的地方,影响了教育的良性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多措并举,重点治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各种政策从硬件、师资、教师待遇等方面对农村予以倾斜,以促进城乡均衡。昨天(2月26日)教育部又公布新政策从抓好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稳定优质生源)、取消特长生加分、对私立学校进行整治、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治理等方面多措并举,为整治教育良好生态发展环境再出新招。可见国家通过一些组合拳重击乱像,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会越来越均衡,这是个目标!让我们共同祝愿教育均衡早日到来!

#学校#均衡教育#基础教育#升学考试#教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