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虽然最后完成统一的是秦国,但在长达近两百年的战国历史里(前403年-前221年)秦国并非一直领跑,直到前260年长平之战后秦国才真正一枝独秀,在此之前的战国初期秦国被霸主魏国压着打得没一点脾气,即使商鞅变法之后战国的格局也是变化多端:秦惠文王初期齐、秦、楚三强争霸,实力最强的是齐国;秦惠文王后期和秦武王时期以及秦昭襄王前期,楚国已衰退,齐、秦两国分列东西两大强国,但是赵国也开始迎头赶上。
秦昭襄王中前期,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实力进步神速,在魏国一蹶不振、楚国沉沦、齐国差点被乐毅亡国的情形下,赵国成为五国合纵抗秦的领头羊(齐国在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影响下逐渐不再参与六国合纵之事)。
赵国强盛的时间比较长,即使是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余万精锐后,赵国在军事上仍然是五国之首,比如燕国想趁火打劫却被廉颇狠狠教训了一顿,赵国名将庞煖为统帅率联军发动最后一次合纵攻秦等等,那么强盛一时、三番五次大败秦军的赵国为何没能延续辉煌,而成为战国时期最令人惋惜的强国?因为赵国虽然不缺名将,但是国君却一代不如一代,一切只能怪自己不争气。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就属赵国面临的压力最大,因为赵国不仅要防范北方游牧民族不断的袭扰,而且中山国二次建国之地就在赵国的腹地,光这两方面的压力就足够赵国焦头烂额了,所以赵武灵王之前的赵国虽然不弱,但是国力却远不如魏、齐、楚和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
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五伐中山并吞灭其国,同时大败林胡、楼烦在北方设立云中、雁门和代郡三郡之后,赵国没有了外忧内患国力才蒸蒸日上,并拥有了和强秦一战的军事实力;赵惠文王时赵国实力达到顶峰,军事上连续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并两次击败强大的秦军:一次是公元前269年的阏与之战中赵奢大破秦军,一次是同一年廉颇再次击败秦军,《战国策-赵策三》记载:“秦败于於与,反攻魏几廉颇救几,大败秦师。”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损失了四十几万生力军,但是军事实力尚存,廉颇连续击败进犯的燕国并一直打到燕国都城,在燕国割地求和后才撤军,这还不算,廉颇又西攻魏国攻取了魏地繁阳;赵悼襄王时期庞煖再败燕国,并率赵、楚、魏、燕联军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联军绕过函谷关一直打到距离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如果不是联军各怀心思不能协同作战被吕不韦各个击破的话,这次合纵攻秦很有可能会取得较大战果。
赵国一直有一支精锐之师驻守北疆防范匈奴,直到赵国生死存亡之际李牧才率这支强兵参与对秦作战,并连续在宜安之战和番吾之战中两次大败秦军,即使是面对秦国名将王翦,李牧也在极端不利的情形下不落下风,在井陉阻挡了王翦主力大军数个月。
赵国从来就不缺名将,比如赵奢、廉颇、庞煖、李牧等等,乐毅和田单也是终老赵国,强悍的军事实力和众多的名将,原本赵国应该可以走得更远,那为何却没能延续辉煌,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呢?这就不得不说到赵国虽然不缺名将,但相比较于秦国自秦献公开始历代都是明君,赵国自赵武灵王之后,国君是一代不如一代,赵惠文王还好,因为赵孝成王外交和军事上的失误,使得原本准备出兵的魏、楚两国最终选择了观望,临阵换帅又以赵括替换下老将廉颇最终导致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手。
赵孝成王之后的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更是不堪,有种观点认为赵国因乱政而亡,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秦国的离间之计并不算十分高明,却成功的使得两任赵王中计,一次是赵孝成王换下了廉颇导致长平之战的大败,一次是赵幽缪王换下了李牧导致李牧被杀。
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辛苦创立的基业就这样败于子孙之手,虽然可惜却实在怪不了别人,只能怪赵国自己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