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系统方法控制论的创始人

2020-09-27知识7

控制论是如何研究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的? 控制论研究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与用研究电脑控制机械的方法相似,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要明确人不是一部机器。控制论的新发现提出了一个结论:人脑与神经系统。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系统方法控制论的创始人

系统论是一种方法论么? 1、首先区分【系统论】这一概念。哲学中的【系统论】是一种新生的、用自然语言思辨得到的、未经普遍承认的哲学。它可以被看作一种世界观,并包含一些方法论。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是一种由贝塔朗菲等人创立的,基于信息论、模糊数学,用纯数学语言描述的与工程学联系紧密的应用数学。系统科学又名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至于它是否包含方法论,参见【2】2、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姑且称之为科学系统论,以有别于哲学中的系统论—其中是否包含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当然包含。哲学强大到足以从任何理论中阐释出世界观、方法论。但这种世界观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只能像泼墨画艺术一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这种从【科学系统论】中总结的【哲学系统论】,只能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解释。它不是科学,更不能反过来指导科学系统论。2.1 早在第一次哲学转向之后,科学已经与近代哲学分离。现代哲学可以评价科学范式,但再也不能直接启发数学、自然科学。科学逐渐更依赖于数学理论、自身理论、实验证明,而非哲学世界观、方法论。2.2 世界观方法论是哲学术语,而非科学术语。哲学的分支之一—科学哲学,它跟随在科学之后进行解释,而不再走在科学之前进行指导。2.3 科学。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系统方法控制论的创始人

“三论”及“新三论”各是什么?有何区别? 1、“三论”指的是:系统论2113、控制论和5261信息论;2、“新三论”指的是:耗散结4102构论、协同论、突变论1653。3、两者区别:1)、创立时间:“三论”创立时间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新三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立;2)、内容不同:“三论”的内容为信息、控制、和系统,“新三论”内容为耗散结构、协同和突变论。3)、简称不同:“三论”简称SCI,“新三论”简称DSC。“三论”相对于“新三论”来说,也可以叫做“老三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新三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扩展资料:“新三论”的具体释义:1、耗散结构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2、协同论: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3、突变论: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连续渐变如何引起突变或飞跃,并力求以统一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预测并控制这些突变或飞跃的。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系统方法控制论的创始人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

“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新三论”各是什么,有何区别?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合2113称“老三论”。耗散结构论5261、4102协同论、突变论合称“新三论”,也称为1653DSC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区别: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控制论是著名美国数学家维纳(Wiener N)同他的合作者自觉地适应近代科学技术中不同门类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而创始的。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动趋势,控制系统的稳定,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制规律,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香农创立的,它是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系统的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和控制的一门科学。信息就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新内容与新知识,是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信息论能够揭示人类认识活动产生飞跃的实质,有助于探索与研究人们的思维规律和推动与进化人们的思维活动。耗散结构论则是探索耗散结构微观机制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行为的理论。系统论所要寻求的也就是。

控制论在生物系统中是怎样被应用的? 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出发来考察管理系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的。因此,从理论说,适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也适合于分析和说明管理控制问题。维纳在阐述他创立控制论的目的时说“控制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语言和技术,使我们有效地研究一般的控制和通讯问题,同时也寻找一套思想和技术,以便通讯和控制问题的各种特殊表现都能借助一定的概念以分类。控制论为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思想和技术,在维纳的《控制论》一书发表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冠以控制论名称的边缘学科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例如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以及社会控制论等。而管理更是控制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人们对控制论原理最早的认识和最初的运用是在管理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论用于管理恰似青出于蓝。用控制论的概念和方法分析管理控制过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内在机理。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谁 信息科学是2113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5261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4102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1653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香农C.E.Shannon1916—),他为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1948年香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香农创立信息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1922年卡松提出边带理论,指明信号在调制(编码)与传送过程中与频谱宽度的关系。1922年哈特莱发表《信息传输》的文章,首先提出消息是代码、符号而不是信息内容本身,使信息与消息区分开来,并提出用消息可能数目的对数来度量消息中所含有的信息量,为信息论的创立提供了思路。美国统计学家费希尔从古典统计理论角度研究了信息理论,苏联数学家哥尔莫戈洛夫也对信息论作过研究。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建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预测理论,也提出了信息量的统计数学公式,甚至有人认为维纳也是信息论创始人之一。在信息论的发展。

#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