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港码头的介绍 黄埔古港码头,位于海珠区黄埔村,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黄埔圆梦学校1相望。
黄埔古港名字的由来
黄埔港的古港溯源:黄埔古港的形成 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历史上资格最老、历代相传、惟一长盛不衰的对外贸易港口。而作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唐代时设在今黄埔南岗庙头村的菠萝庙,到了清朝,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尤其是康熙24年(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置粤海关,并在黄埔村南边的酱园码头设立黄埔挂号口后,黄埔村就成为中外贸易的必经之地和向外国商船征收关税之所。乾隆22年(1757年),清政府宣布撤消江、浙、闽海关,仅仅保留粤海关,并作出关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夷船“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决策。这样一来,偌大的中国海上对外贸易集中于广州一口进行,而且延续到道光20年(1840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的首要地位为上海所取代,黄埔古港也逐渐失去昔日的繁盛,酱园码头也由于逐年淤积终于不利于船只的停泊而被放弃。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粤海关的黄埔挂号口迁至长洲岛,但仍沿用“黄埔”之名。
广州黄埔古港的历史文化?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石基村,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相望。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黄埔古港地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纪念展示区、古港公园区、栈道餐饮区及村头广场区,集展示、传播、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型景区”。其中纪念展示区由黄埔税馆、永靖营(兵营)、买办馆、夷务所和展示街组成。黄埔税馆是整个建筑群中的重点。兵营处设有营房、瞭望台、兵器架等。该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因仿古船瑞典“哥德堡号”来访而重建。“哥德堡”号商船由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83年建造,曾经三次抵达广州,航行海上丝绸之路。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装载着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踏上第三次中国之行返程时,遭遇暴风雨袭击,不幸沉没在哥德堡港入口处,相传当时从沉没的“哥德堡”号船上打捞出来的货物除去船的损失以及打捞工程的费用还能有利润,因此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更为繁荣。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
广州的黄埔古港怎么样? 黄埔古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至今仍守着自己的原生态领地,非本村的车辆不允许进村。黄埔古村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开始,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尤其清朝中期,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多达五千多艘,黄埔村成为当时最热闹繁华的古港。黄埔村原名\"凤浦\",传说古时有一对凤凰飞临此地,从此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成为海上古港后,频繁出入此地做贸易的鬼佬们“凤”“黄”不分,被叫变了音,最后演成为\"黄埔\"之名。古港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民居的古建筑风味,一栋又一栋的青色镬耳山墙在天空中画着弧线,一派浓浓的粤式古村风韵。荷塘、古榕、宗祠是岭南古村落的特质,村民们也盖起了自己的小洋楼,只是建房时还不时挖出当年洋船舶港时的木桩和桩基。村里更有一系列丰富的广式乡村美食风味,村口一列大罐大罐的咸酸已经招了不少口水。接下来的艇仔粥、姜撞奶、石基濑粉、猪脚姜、牛杂、猪红、鱼蛋、豆腐花,以及各种甜点花生糖、杏仁饼、鸡仔饼、桂花糕、椰蓉糕等等,一路的小吃摊档让人停不下口。村内尽管店铺鳞次栉比、食肆林立,却并不。
黄埔古港码头的历史沿革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国设江、浙、闽、粤四海关,粤海关在黄埔村设黄埔挂号口和税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在全国撤销江、浙、闽三海关,仅保留了粤海关,指定广州为惟一对外贸易口岸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黄埔古港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外贸易商船的唯一停泊地。瑞典商船“哥德堡号”在十余年里三次抵达这里,对中瑞早期的贸易起到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