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无信。虽曰为学,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雪公讲要】此章说伦常之义。伦者五伦,常者不变也。此为人伦之学,时代有变迁,此学不能变。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贤,上贤字作贵重讲,下贤字作贤德讲。易色,易作轻字讲,色是美色。此明夫妇之伦。夫妇重德不重色,以正人伦之始。事父母能竭其力,此理之当然。君者国之领袖,国为大团体,既曰事君,则必先公后私,故曰能致其身。公教人员,食于民,当以民事为先。交友必须信实,办事、言语,皆无欺,可谓有信。五伦为学之本,行在五伦,即是学矣。刘氏正义:今案夫妇为人伦之始,故此文叙于事父事君之前。汉书李寻传引此文,颜师古注,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雪公讲义】【考证】集解:孔曰。易色,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也。皇疏:凡人之情,莫不好色,而不好贤;今若有人,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于贤,则此人便是贤于贤者。阳湖刘申受言:是关雎之义也,此贤贤易色,指夫妇之切证。论语述何曰:(节)六经之道,造端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故首举之。吴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或将至于。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的意思 【原文】子夏曰:贤贤2113易色,事5261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4102,言而有信1653。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如何理解:“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贤贤:第一个贤为动词 第二个贤为名词。事:为…做事 事奉。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的意思 【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 子夏曰211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5261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4102,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1653谓之学矣.”译文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形容词做动词的,“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贤贤即尊重长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色”态度、形色,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委弃”,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尽心尽力.看到贤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是有真学问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 贤贤易色的意2113思是好好端正态度。贤是好的意思5261。贤贤是好好4102的意思。易是改变。色是1653指脸色表情引伸为态度。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为:子夏说:做人要好好端正态度:侍候父母,尽心尽力,服务君主,不惜牺牲生命,和朋友交往,说必做言必行,讲信用。做到这些的人,虽然没有专门学习,我也认为他已经学习了这些做人准则。(现在有些教授,专家行不法之事,学了相当于没学,而没有上学的老百姓,懂礼仪守法纪虽没有上大学,我也尊重他们。认为他们已经上学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真诚的对待贤人自己的脸色也会变好提高孝复敬和帮助父母能够尽自己的全力对待比自己更高级的人,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的时候制要言而有信,虽然你现在可能不认识这些字,但是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你的文化就非常的高了。不管认不认识都可zhidao以。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如何理解?怎么做? 《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也就是说这段话是出自于《论语》中的《学而》篇,是孔子和弟子子夏的一段对话。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学问家。战国初期一般对时代影响较大的学问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启发。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也参考了诸多学者的释义,译文如下:子夏说:“遇到学问和道德修养较高的贤德之人能够端正态度、肃然起敬,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服侍君主能够付出身心,与朋友交往中说话做事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问,我也一定会说他是有大学问大贤德的人。以下笔者对这段话中争议较大的几个字做出比较性解释,并提出自己的拙见,以飨众友。第一句,贤贤易色之“色”字。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里的色就是指女色,也即是男女关系之色也,其实不然,何谓“色”?《说文》曰:色,颜气也。人之忧喜,皆着于颜,故谓色为颜气。《汲冢周书》曰: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厉然以侮,欲色妪然以愉,惧色薄然以下,忧悲之色瞿然以静。《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有人说,孔子在《论语》中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即是说,人的生命离不开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