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双缝干涉实验效果图

2020-09-26知识22

傅朗和费单缝衍射和光栅衍射为什么要在光屏前放个透镜,不放透镜不也会有衍射存在吗? 楼上的回答不2113正确,夫琅禾费衍射是5261远场衍射条纹,也就是他的衍射条4102纹成像在无穷远处,衍射后1653出现的应该是平行光,而不是真正的衍射条纹,所以需要用透镜对其衍射条纹进行聚焦,这样才能让衍射条纹在有限的距离内成像在光屏上,你看夫琅禾费衍射光强公式里面是不是有一项是f,而不是d,这个f就是透镜的焦距,而不是光屏到狭缝的距离,光屏应该放在这个透镜的焦点上。至于为什么杨氏双缝干涉没有用到透镜?这个问题很好解答,因为杨氏双缝干涉用的是点光源,而不是想夫琅禾费衍射那样用的是平行光光源,既然这样,就属于夫琅禾费衍射的范畴,所以他的计算式单纯靠计算光程差来处理的,这样计算下来,是他两个狭缝出来的光线的干涉情况,而且是在没考虑衍射的情况下,也就是认为狭缝宽度是无限小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反,夫琅禾费衍射,是通过对把狭缝看做是多个小的点光源,然后对整个狭缝的区域进行基尔霍夫衍射积分,算得的所有这些小点光源在光屏上所有振动情况的干涉叠加,才得到的衍射图样,所以说杨氏双缝不能用这个解释,他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双缝干涉而已。在双缝实验中,如果你考虑到缝宽度,不加透镜,那么他出来的是近场的费内尔衍射。如果你是。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双缝干涉实验效果图

光栅衍射与双缝干涉的区别 干涉和衍射的本质相同,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两者的作用一般是同时存在的.例如杨氏双缝一般被视为双缝的干涉,不考虑光通过每个单缝时的衍射,所以它的干涉条纹都是等宽度,且各级明条纹等亮度,如图15-17(a)所示.实际上,杨氏双缝实验中,光波通过每条单缝时都会发生单缝衍射,出现衍射明纹和暗纹,如图15-17(b)所示.由于双缝实验中,每条缝的宽度都相同,因而各缝的衍射图样(明暗条纹的分布)完全一样,而各单缝的衍射图样在屏幕上的位置都取决于同一透镜的焦距.各单缝单独开放时的衍射中央明纹中心都落在透镜的主焦点处,所以各单缝的衍射图样在屏幕上的位置都完全重合,且相互干涉.所以,双缝实验中实际呈现的条纹如图15-17(c)所示,它是光通过每一单缝的衍射与双缝干涉的综合效果.图15-17(c)所示的强度分布,常称为双缝衍射,什么情况下把双缝实验看成双缝干涉,什么情况下看成双缝衍射呢?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是可以这样大致划分,当通过每条缝的光束本身的传播行为近似于几何光学模型描写时,这个问题就可以看作是纯干涉问题.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双缝干涉实验效果图

双缝干涉 双缝到屏幕距离和双峰间距之间有啥要求 杨氏双缝干涉 实验: 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远大于双缝间距d,O点与双缝S1和S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 δ=r2-r1. 。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双缝干涉实验效果图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放云母片会有什么变化? 变化:如果云母片挡在上面的缝,屏幕上的条纹向上平移N个条纹。改变一条光线的光程,也就改变了光程差,从而使屏幕上的条纹平移。一条光线的光程改变量=光程差的改变量=(云母片折射率-1)*云母片厚度=N*波长。这里,N就是屏幕上的条纹平移的条数.用薄云母片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中央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73835明纹移动到原来第7级明纹的位置若入射光波长λ=550nm,云母的折射率n=1.52,云母的厚度为d=7404nm。薄云母片内光波的完整波长的个数减去空气里经过薄云母片宽度的光波的完整波长的个数等于屏上级数的变化。扩展资料:光程与光程差的应用及意义:1、在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中光的干涉、衍射及双折射效应等的推导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最基础的公理,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及光的折射定律等基本规律都是通过费马原理推导出的。其揭示了光的传播路径与光程的关系。2、光的干涉,相干光相互叠加会出现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可以通过光程差来计算干涉条纹的特征。3、衍射效应发生时,随着与狭缝中心线的竖直距离(x方向)不同,到P点的光程差也不同。参考资料来源:。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本人是文科生,对该实验涉及的科学知识基本上一窍不通,所以请答主的回答尽量通俗易懂些。电子的双缝和光…

光栅衍射和单缝衍射有何区别 干涉和衍射的本质相同,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两者的作用一般是同时存在的。例如杨氏双缝一般被视为双缝的干涉,不考虑光通过每个单缝时的衍射,所以它的干涉条纹都是等。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什么样的?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双缝的作用是形成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当单缝旋转时,双缝被照亮的面积减小,双缝虽然仁能形成相干光源,但由于通过双缝的光能量减少,所以屏上仁能产生干涉条纹,但条纹变暗。当双峰旋转是,同样会导致干涉条纹变暗。同时,干涉条纹保持与双缝平行,也随双缝的旋转而旋转。在1807年,托马斯·杨总结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里面综合整理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并在里面第一次描述了双缝实验: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你有没有完整做过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真实结果怎么样? 早在1927年,著名的Davisson–Germer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这个实验也为物质波理论的提出者德布罗意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实验相对容易一些,而且在今天任何电子束装置和电子显微镜里都司空见惯。电子的双缝干涉稍要难一些,需要两束电子物质波的相位一致才能干涉,直到1961年,才因电子束技术的进步,由德国图宾根大学的Claus J?nsson团队实现,随后他又做了多缝干涉的实验。1974年,一个升级版的实验在意大利科学院(CNR)实现,这是第一次用一个接一个单电子实现的干涉实验,得到了非常清晰的干涉条纹,论文如图。这个实验图还入选了2002年Physics World评选的史上最美的十个实验之一。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和光子双缝干涉实验本质上一样,都是基本粒子波动性的体现。在电子打到屏上的那一刻,波函数就已经塌缩了,测量过程没有人的行为参与,不存在人的意识影响。

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的区别 衍射2113和干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261衍射是波通过障碍边4102缘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1653象,干涉是几列波互相作用叠加相消的现象所以无论是单缝还是双缝实验,都是光在狭缝处发生衍射,然后在继续传播过程中各个衍射子波发生干涉最终在屏上形成条纹。

#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光的干涉#云母片#衍射现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