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2020-09-26新闻26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走进泾川县荔堡镇庙李村,水泥路干净平整,太阳能路灯矗立在村庄道路两旁,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连片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树腰;100多亩撂荒地建起的塑料大棚鳞次栉比,种上了蔬菜,成了“香饽饽”;村小学面貌焕然一新,书声郎朗;昔日晚上黑漆漆的文化广场有了“阳光”和欢声笑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玉峰对工会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如数家珍。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见到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朱根成,他正忙着帮贫困缺劳力户采摘西瓜,装箱搬运到外来拉西瓜的货车上,一身工作服全被汗水浸透,脸庞被西北黄土高原上烈日晒的黝黑黝黑。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2019年6月3日,平凉市总工会经审办主任朱根成带着工会组织委托的重任 和“不问归期”的使命来到泾川县荔堡镇庙李村驻村帮扶,从工会前任驻村帮扶干部手中接过“接力棒”,拉开了该村的脱贫攻坚战。

30年前,朱根成当兵在陕西参加工作。1995年军队改革,他调回泾川县人民武装部工作,这次驻村帮扶是第二次重返第二故乡,带着一颗火热的心情和坚定的信念,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丰硕的金秋果实,战胜寒冷的冬季和疫情。至此,他已在精准扶贫一线奋战了一年多时间,每天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户,风雨无阻,帮助贫困户、缺劳力户干农活,清扫村庄环境卫生,由工会干部转身为“村里人”,融入到村民当中,与全村的父老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春日,在泾川县荔堡镇庙李村果园里,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朱根成拿着果树修剪刀一边娴熟地修剪果树,一边向果农们传授着果树修剪经:“挂果期的果树修剪上稀下密,做到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这样有利于充足吸收阳光和果树生长......”每到一处果园里他就不厌其烦反复的讲,至到大家听明白学会修剪果树为止。

为了掌握果树的修剪技术,朱根成翻阅了大量的果园管理书籍和农村科技技术资料,私下独自请教果树方面的专家学习,自己也吃了不少苦,熬了不少个夜晚,由一个门外汉成为果树修剪、果园管理的行家里手,驻村半年体重棸减了30斤。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驻村:在脱贫攻坚战最吃劲的时刻

2019年是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朱根成受市总工会党组的重托到泾川县荔堡镇庙李村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一到村,朱根成就挨家挨户走访,一户一户交心谈心,一字一字、一句一句记录贫困户的各类信息。村民家若有什么大事小事,他都第一时间赶到,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购买生活用品。对庙李村7个村民小组315户1268人进行入户摸查。白天找不到人他就晚上去家访,村民种地就跟到地头,整地、铺地膜、育苗;哪家有了什么困难,在村头、田间地头、家里头、炕头随时随地帮着排忧解难。白天,朱根成尽快熟悉村情,晚上则挨家挨户入户走访,做到不漏一户一人。与帮扶的贫困户拉家常、道长短,沟通,心与心之间也就没了距离,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打好坚实的基础。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自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朱根成入户走访,第一时间摸清吃透村情,尤其对1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32口人进行精准摸底,快速熟悉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并寻求正确路径将政策落地到庙李村。

他每天早晨坚持走10多公里的路,把全村7个社都要走上一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炎热的夏天到来了,有一天早上,朱根成锻炼走到距离村部往返5公里多的坟碱社,看到水泥路旁被水冲了个大坑,供水管道裸漏在外面,就直接影响着高正元、高银世、高拴虎、高麦元等下片几户人家的用水问题。他把这片住户组织起来,用人挖车推的办法填埋,由于取土较远,无法完成做业,因为这条路就靠近崖边,需要专业工程人员处理,经过多方努力,朱根成请来县国土资源局的工程人员才解决了这个难问题。

朱根成用两个多月时间,将庙李村7个生产队挨门逐户走访了一遍,并对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情况、具体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写在工作本上,记在心里。就这样,通过走访他全面掌握了村里发展急需、村民生活急盼的第一手材料。一家一户走,田间地头问,逐户逐个记,在他看来,村上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心中有了底,驻村帮扶工作就有了总体规划、思路和具体的奋斗目标。

驻村就要不怕困难,面对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好贫困户的知心人、暖心人、主心骨。驻村意味着责任,干部意味着担当,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

以心换心,经常晚上10点还在农户家里入户走访。村民们慢慢地与这个刚来的第一书记熟识起来,知道他并不是来“镀金”混日子的,而是想踏踏实实做些实事,于是愿意与朱根成谈心的村民越来越多。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在驻村的日子里,朱根成安下心,扎下根,情注村里,主动融入百姓生活,以真心换真情,用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小事好事滋润帮扶贫困户的心田。特困户孙桂兰,是一位82岁的老奶奶,心脏不好,腿脚也不好,一个人居住着,孤孤单单的,生活很不方便。每天早上看望老奶奶,是朱根成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叮嘱老人出门晒晒太阳,下午看看她在屋里是否安好,长期来往,朱根成和单身老人亲同母子俩,一家人似的。

在驻村的日子里,朱根成进农家门、访农家事,知农家情,当好精准扶贫的贴心人。

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朱根成把村部当成自己的家,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家里人。

“军人本色,令人钦佩。”村党支部书记高玉峰说,来驻村之前,村里想为驻村工作队员添置床被,被朱根成拒绝了,他不愿意给基层增加丝毫负担。

帮扶:8个贫困户的孩子上了大学

庙李村原有一所学校,场地破旧,冬天夏天一个样,看到这种情况,朱根成十分揪心,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经过与单位协调努力,争取工会帮扶资金1.6万元,为学校的老师学生更换了新的桌椅,争取1.94万元更换了学校的老师宿舍和教室的窗帘;争取2万多元硬化了校园的场地,另外为学校购买了6盏太阳能路灯,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协调帮扶资金1.6万元,让全村考上大学的8名学生拿到了每人2000元的金秋助学金。

走访时朱根成了解到,上河社村民郝小宁家有两个刚上大学的女儿和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家庭十分困难,老父亲和老母亲在外单另居住,年事已高,治病时借了不少外债,然而祸不单行,就在这一年,大女儿考上了辽宁何氏医学院,二女儿考上了西安铁道技术学院。就在一家人无助的时候,朱根成特事特办,帮助郝小宁家申办了金秋助学资金,解决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让这家姐妹俩圆了大学梦。

招商:撂荒地成了“香饽饽”

由于村里的年轻人都出门务工在外,村里的土地闲置较多,有门路的农户将土地每亩50至100元租赁出去,没劳动力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耕地变成撂荒地。农家出身的朱根成看着良田变成荒芜的土地怪可惜的,他发挥工会工作联系职工群众广泛的优势,在个人微信群里找信息,当了解到外商在本地投资建大棚种蔬菜的信息后,开车到崆峒区白水镇、泾川县泾明乡考察,期盼项目早日落地帮扶村。

当庄组、北庄组、南庄组有几百亩土地一直闲置成了荒芜地,原因是这些贫困户大多是年老体弱,无法耕种。董三世夫妇年过七旬,育有一儿。儿子在南庄社,他老两口住吊河社,董三世夫妇都有老年病,董三世高血压,妇人二级脑残,生活窘迫,儿子没经济能力赡养老人;两位老人常年卧病在床,疾病病缠身,生活极其艰苦。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朱根成一直奔忙着为这些撂荒的土地“找婆家”,引来了浙商周华明,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赁当庄组、北庄组、南庄组土地100多亩,搭建420座塑料大棚,当年种植大棚西瓜。

采访中,庙李村村民李荣信对记者说,“根成书记是我们的亲人,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得知他把南方客商引进村里,153亩撂荒地重新得到耕种,村里的一些闲散劳动力也有了打工的去处,我们很感激驻村工作队,朱书记把他自己当成村里人,一直操心着村里的大凡小事,牵挂着贫困户脱贫致富,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抗“疫”:当好村里安全的“主心骨”

2020年我们期待的春节却给我们送来了别样的“礼物”——新型冠状病毒。令人始料未及,猝不及防。正是过春节,全家团圆喜庆的日子,可是朱根成没有心情在家欢度节日,陪伴年迈的老母亲和家人,正月初三就匆匆忙忙赶到庙李村,一待就是三个多月时间,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最前沿,和村干部驻守在村庄路口的疫情防控监测点上,量体温,登记来往进出村里的流动人员,当好村里安全的“守门员”。不分休息日和工作日,在村部十字路口值班76天,查访过路车辆2896辆,劝返外村、外乡人员240多人次,查访省内省外务工回乡人员126户538人,及时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对村疫情防控监测点值守人员进了关心慰问,免费提供消毒液、防护手套、方便面和饮料等生活物质。

立春过后,抓紧时间恢复春耕备耕,复工复产,点对点外出务工人员安全输送,果树修剪、果园管理,朱根成一件事都没落下,更没有松劲。他积极与县上扶贫部门对接,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贫困人员,研究2020年具体脱贫工作项目实施。点对点向天津输送宾馆、餐厅、外卖小哥等务工人员51人,安置好村里帮扶贫困户春耕生产,果园施肥、果树修剪,输送出务工人员安全到达点对点工厂工作后,朱根成才回了一趟平凉城里和老家,至此,朱根成已在庙李村防控一线驻守了97天。采访中,村民们异口同声的说:朱书记是我们庙李村群众的“主心骨”。

战贫:让庙李村变了模样

制定好了“规划图”,更需要“施工图”。如何有效发挥现有村级资源,助力庙李村更好更快发展?对于眼下的庙李村而言,“转型升级”成了当务之急。

如何转型升级?首先要找对路子,“里子”和“面子”两手抓。刚到村上,朱根成全身心投入

接手了“庙李超市”建设工作,他第一时间和村班子成员细化超市建设方案,使超市建设项目落地开工, 5月底建成,迎来了超市开张营业。

有别于其他超市,“庙李超市”明确将生活垃圾治理、户厕改造、沼气池建设、庭院改造、清河行动、畜禽粪污治理等纳入积分项,并单设了家庭整洁类1星、2星、3星专项积分项,创新村民自治形式,调动村民参与集体建设的积极性。

朱根成帮助荔堡镇庙李村新建的53个日光温室西瓜大棚,挖50立方米蓄水池一个,引渠入灌53条,约3公里。装表接电、搭接引流、给西瓜大棚内敷设供电线路。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新装动力计量装置2个、安装二表位电表箱2个,使日光温室大棚内外供电线路全部带电一次投运成功。53个新建日光温室,属庙李村扶贫产业帮扶项目,总投资71500元,占地153.6亩,由庙李村从8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每亩地500元承包,并雇佣承包户为临时工,按时计价付工钱,从土地整理、施肥、覆膜、浇水、栽种、除草、检秧、防虫、采摘、装箱、外运一条龙雇佣,预计每年为贫困群众带来经济收入20多万元。

工会驻村开展帮扶中,指导全村贫困户栽植核桃树14095棵,587.3亩;栽植花椒树45.7亩,使家家户户有了致富增收,奔小康的富民产业。

如今,村民们的内生动力得到了充分激发,干劲十足。庙李村“里子”得到了提高,“面子”也同样不能忽视。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以前,庙李村走的是羊肠小道和崎岖不平的“泥水路”,村民大多数吃的“山泉水”,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每到夜幕降临,庙李村一片漆黑,没有人在村庄道路上行走活动,晚上静悄悄的。平凉市总工会帮扶工作队驻村后,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朱根成和驻村队员多方协调4万元资金为村的主干道路路口、拐弯处、文化广场安装了75盏太阳能路灯。现在每到晚上,村里的路灯就会亮起来,村民们相互走动方便了。75盏太阳能路灯将白天的“阳光”带到了夜晚,文化广场里唱歌跳舞,一片欢声笑语,村里人过上象城里人一样亮敞的夜生活。

庙李村的“泥水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硬化水泥路,从村里主干道到偏远村组农户,硬化水泥路通到农户家门口,实现了水泥路全覆盖。全村农户告别了祖祖辈辈饮用的“山泉水”的历史,全部通上了自来水。

朱根成与村两委商量,决定将村内原有的集体经济产业园重新规划,整体打包流转给有能力的人,创新发展模式,让集体经济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现在我们还在村内打造了绿化景观点,下一步发展重点还有乡村旅游。”朱根成说:“未来他还打算借力村内已发展产业,走农村旅游融合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加产业附加值,激活庙李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带火乡村旅游业。

朱根成多次和村班子成员,与有威望的老党员协商沟通,议定了庙李村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决心打好“人居改善,环境提升、美丽乡村”三张牌。邀请工会培训、职业鉴定走进庙李村,开展砌筑工、维修电工、家畜饲养工、钢筋工、家政服务员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村里贫困户劳务输出、外出打工挣钱增加贫困家庭经济收入。打造以村为单位的特色技能产业园,打响第二产业输出,为村里引入新增收渠道。”聊起未来产业发展前景,朱根成信心满怀。

朱根成:“心”驻庙李 扎“根”战贫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唯有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才能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力度,使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温度,为乡村振兴的图景增添色彩。”朱根成深有感触对记者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朱根成扎实的驻村工作得到了认可。前不久,他被泾川县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驻村帮扶工作队长。

在朱根成心里,驻村帮扶战贫,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干、敢于作为,动真心、俯下身、办实事,解难题,只有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做真、做好,群众才会更加支持,才能打赢这场硬仗,才能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文/图:郭惠民)

#扶贫#新冠肺炎_社会#春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