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陕西西安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工作 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2020-09-26新闻17

陕西西安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工作 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9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西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段重利、莲湖区政府区长王永杰、灞桥区区长邹晓刚、阎良区区长苟继东、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祎出席,介绍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相关情况。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发布会。

西安行政审批局局长段重利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政务大厅累计为104个市级重点项目办结审批事项508项。组织相关审批部门,围绕地铁九号线、西安奥体中心、绿地西安国贸中心等项目召开现场会11次,协调手续办理,加快项目落地。

紧盯项目审批关键环节,通过推行审前服务、联合辅导、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流程再造,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升行政效能。比如,高新区推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将项目环评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经开区通过前期预审、信用承诺等方式,实现产业化项目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不超过50天。

发挥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中心作用,组建市区两级230余人帮办代办队伍,为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目前,全市代办机构已为383个投资项目提供帮办代办,办结项目249个、审批事项576个。

在西安政务服务网上线“三个经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三改一通一落地”等模块,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畅通政策兑现渠道。建成全省首家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入驻中介机构532家,可提供技术审查、检验检测、勘察设计等31类100余项中介服务,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

灞桥区区长邹晓刚指出,作为陕西省首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灞桥区始终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以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为核心,针对申请事项理解难、材料填写难、要求知悉难等突出问题,在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流程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出“审前服务工作机制”,即:建立审前服务中心,配备审前服务专员,实行“一个标准、一套流程、一次说清、一责到底”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审批事项“标准办、快速办、透明办”,区域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阎良区区长苟继东介绍,今年5月26日,阎良区在陕西省率先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改革,审批天数由原来的7天压缩为2—3天,服务效率提高50%以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改革案例报送中央。随后,又相继启动“人生一件事一次办”“人生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目前,全区“一件事一次办”办件量超1000件,办理环节平均压缩60%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60%以上、办理时间平均缩减70%以上。

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祎说,西安国际港务区始终紧扣优审批、提服务两大主题,探索创新了“全城通港”“24小时自助信包箱”“产业政策兑现进大厅”“政务楼小二”等系列“放管服”新实践,推动了“内陆港+自贸区”融合发展。

聚焦效能提升,全国首创“全城通港”模式。打破地域限制,依托中国邮政在西安市内1354个速递易箱柜,办事群众可根据自己的位置,选择最方便的速递易箱柜进行交件和取件,实现国际港务区的政务服务事项全市跨区办理,随时办理。

推进审批改革,陕西省首创“政策兑现进大厅”模式。率先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创新推出“产业政策兑现进大厅”模式,由行政审批局负责原发改、港口、招商、自贸、财政等部门96项政策的审批兑现,实行“网上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支付周期由原来的平均3个月压缩至平均15个工作日,最快仅用7天。疫情防控期间,迅速完成了产业优惠政策兑付403笔2342万元,为一大批企业纾困解难。

深化大数据应用,陕西省首创“24小时自助信包箱”模式。自主研发24小时自助信包箱新平台,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专利证书,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实现7×24小时自助交件、自助取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理业务实现不见面、零跑路。

着力理念转变,陕西省首创“政务楼小二”模式。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基础上,创新“政务楼小二”模式,通过叠加自助终端、24小时自助信包箱及政务服务网,工作人员固定驻点,提供业务咨询、预审受理等多元化服务,实现“不出楼就能办事”,不断延伸的服务体验让企业获得感满满。

优化服务方式,陕西省率先上线“帮办代办平台”模式。积极构建主动服务环境,率先开发了陕西省首个政务服务帮办代办网上平台,工程建设、开办企业以及民生服务等审批事项线上展示,组建了一支上下联动的专精尖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帮办,真正做到服务走进企业群众的心坎里。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