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魏晋风流: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2020-09-26新闻26

一部《世说新语》几乎道尽了魏晋风流,曹魏和两晋在历史上并不是强盛的王朝,但是却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放到现在来看有点不可理喻,比如服药、清谈、饮酒、纵情山水等等,所谓的魏晋名士追求的是不滞于物、不拘礼节,洒脱倜傥之外又特立独行。

魏晋风流: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除此之外,魏晋人名也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那时的名士取名都喜欢带个之字,比如王羲之和他的七个儿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就是如此,如果光从名字来看,不熟悉的还以为王羲之和他的几个儿子是兄弟关系,放到现在应该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形的,但在魏晋时期却是正常不过,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为什么这么说?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

魏晋风流: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王莽篡位后改了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规定不准用双名,取名一律用单名,不过如果犯了罪的话,作为惩罚之一就是恢复其双名而不准用单名,久而久之单名就成为了惯例,所以整个三国时期几乎都是单名,比如关羽、张飞、张辽、甘宁等等,到了两晋特别是东晋的时候这个惯例逐渐被打破,名字带之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这和当时流行的宗教天师道也就是五斗米教不无关系。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教,因为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所以五斗米教也称为天师道,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是第三代天师,张鲁之所以能割据汉中自立,和他在汉中推行政教合一有莫大关系,汉中也因此成为汉末群雄混战之下难得的一方沃土。

魏晋风流: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215年曹操平定汉中之后,五斗米教不仅没有受到曹魏的压制,反而随着张鲁家族及其大批教民北迁至长安、洛阳、邺城三辅之地后,不再局限于益州一地而是蔓延至全国各地,到了两晋的时候不仅下层平民信奉,上层豪门士族也崇奉天师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出现了很多道教世家,比如琅琊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等等,《晋书》就记载琅琊王氏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

魏晋风流: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些可都是当时最顶级的世家豪族,他们的一举一动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引领时尚,慢慢的名字带之字成为了信教或入教者的一种标志,开始是流行于上流社会,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风气遍地开花了,连普通百姓也纷纷效仿,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魏晋风流:人名不带之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虽然名字带之未必都是信教和入教者,但至少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道教的忠实信徒。

如果说名字带之和道教有关,那么随着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的兴起,信佛教的民众也越来越多,名字带“佛、僧、昙、法”等字的佛教徒也逐渐增多,比如王僧辩,据统计这一时期流行取名带“僧”字的就仅次于“之”字,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禁止佛道两教之后,这种取名时尚才逐渐冷却了下去。

#三国两晋南北朝#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