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举起筷子读了半首诗,惊得朱元璋下拜

2020-09-26新闻16

明代人程良贵写过一首诗《问竹箸》: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箸是筷子,他问箸,甜的苦的你先尝,但是好滋味都在别人那里,你不过是来去一场空。

清朝的袁枚有一首诗,也写写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生酸甜中,能知味也否?”

他笑话筷子,忙来忙去,都白白送入他人口中,这一生的酸甜,谁知道辛苦滋味。

字面上写的是筷子,但多少人的一生都在这里面了。

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举起筷子读了半首诗,惊得朱元璋下拜

当年楚汉争霸,相持不下的时候,郦食其给刘邦出主意分封六国后人,借机拉拢人心,从而打败楚国,张良在吃饭的时候听说此事,对刘邦说:“借你筷子一用。”他拿起刘邦前面的筷子,以箸代筹,为其分析分封六国后人之八大不可为,刘邦听得如梦方醒,立刻改正了错误。后来刘邦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实张良连筹都不用,用的是筷子。

一千五百年后的一天,刘伯温来到朱元璋军中“找工作”的时候,《尧山堂外纪》上说朱元璋当时也在吃饭,听说是个读书人,就挥舞着手里的湘妃竹筷令他赋诗。

刘伯温吟道:

“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用是舜帝死后,娥皇女英泣泪染斑竹的故事,这个典故十分烂俗,朱元璋不禁摇头:“秀才气味太浓了。”

刘伯温接着读道: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

一借

间。”

一句话惊得朱元璋放下筷子,躬身相迎。显然刘伯温是以张良为榜样,借朱元璋的著来筹划大明江山。

张良也好,刘伯温也罢,他们的何尝不是刘邦和朱元璋的筷子,为他们攫取一生,到最后,张良跟着赤松子去修仙,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战战兢兢,苟全性命。

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举起筷子读了半首诗,惊得朱元璋下拜

历史上被人用筷子讽谏过的人是拓跋禧。

这个人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他是他是北魏孝文帝的长弟,被封为咸阳王,

《北史》上说他极其贪婪,家财万贯也就罢了,姬妾逾千,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孝文帝死后,让他做顾命大臣,他却想造自己侄子的反,结果事情败露,唯有逃命。

逃亡路上跟着他的只有一个叫尹龙武的手下,这位咸阳王可真够心宽的,躲避在荒野之间,还不忘娱乐。

这时候没有美女,只好玩点高雅的,对尹龙武说:“说个谜语解解闷吧。”

这位忠心耿耿的手下于是就说了一个:“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贪婪如豺狼,赃物难留身旁。

拓跋禧智商并不低,他想了一下就猜了出来,说“是眼睛!”,——两只眼睛是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看见脏东西,也不会弄脏自己,有几分道理。

但尹龙武告诉主子:“谜底是筷子。”的确,筷子比眼睛更符合谜面,因为眼睛如果是谜底,那耳朵也说得过去,再则眼睛只是看,目光所及,很多时候还是被动的,算不上贪婪,而筷子要亲自攫取的,即便如此,最后也只是送入他人之口,显然更符合“贪如豺狼,赃不入己”的意思。

很快他就被抓住了。在刑场上,妹妹来看他,他居然还想着家里的几个爱妾。这也难怪他会把谜底猜到眼睛,因为他的世界里全是美色,是用眼睛来享受的。

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举起筷子读了半首诗,惊得朱元璋下拜

云冈石窟是北魏雕刻

还有一个人因为一双筷子毁了人生:周亚夫

当年周亚夫屯兵细柳,汉文帝视察,兵士只听周亚夫的令,不听文帝的,他也不生气,只夸周亚夫带兵认真,就因为当时还要用依靠周亚夫来防匈奴。

但到了景帝的时候,随着七国之乱被平,周亚夫这根筷子用处不大了,景帝召他吃肉,连筷子也不给他,周亚夫张口索要,景帝却责怪他贪得无厌。其实周亚夫若真有异心,完全可以效仿当年公子宋,直接染指锅中,随后带兵逼宫。但他却是磕头请罪,充分说明他是个忠臣。

尽管如此,这双没有用的筷子,景帝还是不放过,周亚夫临终前就想买盔甲陪葬,竟被诬陷为想在阴曹地府造他们汉家的反,以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气得周亚夫绝食而死。

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举起筷子读了半首诗,惊得朱元璋下拜

周亚夫雕塑

《云仙杂记》上说山涛喝醉酒后,就一直在折筷子,折了一根又一根,这是一个有趣的癖好,他身为竹林七贤之一,本来啸聚山林,逍遥自在,后来无奈出来做官,又被好友嵇康误解,让他无比尴尬。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酒醉之后折筷子不止,我宁愿理解是他对对自己的警醒,千万别成了权势者的筷子,后来他位居三公,却一直请辞,急流勇退,没有落得筷子一样的下场,跟这种警醒或许有关系吧。

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举起筷子读了半首诗,惊得朱元璋下拜

#诗词歌赋#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