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破了应天府,并于公元1368年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又改年号为洪武元年。登基之前的朱元璋出生于农家,甚至当过乞丐。出身于民间的朱元璋最是可以与自己治下的百姓感同身受的。
且朱元璋年幼时就有亲人是被贪官污吏所害,所以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肃贪运动就是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当时的洪武一朝对贪官苛刻到了什么地步呢?当时的官员关于贪污一方面的死刑标准就是六十两以上。
且这还不够,当时的朱元璋还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相关反腐教材《醒贪简要录》。当时这本书中对于贪官做出了极其严厉的处罚,当时为了警告继任官员不要重蹈覆辙。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不但要斩首示众,还要被剥皮,之后在用稻草和石灰填充在皮中挂在其官府的桌案上。
这种“剥皮揎草”的酷刑自然是震慑住了一批人,他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住了贪污腐败的风气。但是贪官污吏总是频繁不尽,甚至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在内。朱元璋在位时甚至因此杀掉了近十五万贪官。
但是越到后期就越是有一种杀不尽的感觉,朱元璋去世之后此种风气更甚。这是为什么呢?据历史记载,当时明朝时期的官员对的俸禄少到根本养不起家。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明朝年间,著名的清官海瑞大家都知道。
他在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就升任二品官员了,他就是严格的按照朱元璋开国时所定下的薪资拿钱的,但是在当时海瑞母亲生日。海瑞前去市场给母亲割了二两的肉庆生就已经是轰动全省的大事件了。还有就是海瑞的两任妻子,都是非正常情况死亡,据有野史记载是饿死的。
所以说当时的朱元璋为什么杀不尽贪官呢,因为朱元璋对于清官的要求太高了。海瑞官至二品都养不起家,更别说其下面的小官员了。若是全部都按照朱元璋所设的俸禄用来养家,那么一朝上下真的会饿死。
而在清朝时期的雍正帝就似乎汲取了朱元璋的教训,他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登基时就宣布了两个政策。一就是“耗羡归公”,这个意思就是将官员私下的灰色收入“火耗银”拿到明面上来算。火耗就是当时的官员们征税时,会因为银两重铸消耗一些银子而向百姓多征银两。有些官员贪的甚至可以收到八分,百姓们多交这么多税可谓是苦不堪言。
采用“耗羡归公”政策之后,所有的火耗统一征收五分的税,纳入国家的税收之列。待得全部征收上来以后,再从征收的火耗中拿去一部分给官员作为“养廉银”。
随后就是明确养廉银制度,根据不同官员的拼接高低,部门的繁忙情况,定下来不同的养廉银标准。类似于现在公司的绩效,往往会是薪资的两倍左右。官员们收入增高,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以及供养家人,贪污现象一下就少了很多。
另一方面雍正又严打贪污现象,惩罚手段层出不跌,增加官员贪污成本。官员们发现不贪自己也可维持正常生活甚至还有余钱,并且一旦贪污轻则抄家流放,重则株连九族,自然就不会再去选择做个贪官了。“反腐倡廉”双管齐下,雍正这一招手段就做到了朱元璋一生都没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