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2020-09-26新闻11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公元220年关羽败走麦城为东吴所害,一年后张飞兴兵为关羽报仇又被部将杀害,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70万复仇大军出击东吴,又在夷陵惨败。后来刘备退至白帝城,就一直守在白帝城,直到死,都没有回他的总部成都,这是为什么呢?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悔恨与惭愧,让刘备无颜见蜀中父老

刘备伐吴之前,诸葛亮曾劝他不要感情用事,可是刘备不听,他太想替关羽报仇了。赵云也劝刘备不要伐吴,刘备一怒之下,取消了赵云随军作战的资格,责令赵云在后方守卫。还有个叫着秦宓的大臣也劝刘备不要伐吴,结果刘备要杀他,众人求情,才改为下狱。很多人都不敢说话,待刘备一走,诸葛亮哀叹说:

刘备很听法正的话,可惜法正于一年前病死了。其实如果法正在,刘备也是不会听的。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伐吴的结果是惨败,所部7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这对新生的蜀汉政权来说,损失太大了。除了大量士兵与物资的损失,还有众多名将的阵亡,比如黄忠、马良、吴班、 冯习、 张南、向宠、沙摩柯等等;加上此前死的关羽、张飞,当年威名震四海的五虎将,只剩下了赵云一个。 而且,此战之败,直接引起蜀国旧势力的叛乱,诸葛亮后来花了好几年的时间重建军队,平定叛乱,才使蜀国重新走上正轨。

一向兢兢业业、奋发图强的刘备,竟成了败家子。他后悔不及,感到无颜回成都见那些大臣们,所以就留在了白帝城;算作是一种反思吧,也可以理解成为先避一避,躲一躲,调整一下心态。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阻敌西进,亲守国门;居高望远,震慑东吴。

蜀汉与东吴的国界线,就是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儿,白帝城居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刘备逃到这里就不逃了,也不打算逃了,意思不是很明确吗?他要守住蜀国的东大门。因为蜀国北有秦岭,东有武陵山脉,从陆上是极难进入的,须经由长江水道进入,而长江水道进入蜀国的入口就在三峡这儿。

刘备必须坚守在这里,他的大败己经损伤了国本,如果没有节制的逃跑又招致吴军入川,引狼入室,就更增加了他的过失了。所以他不能再退了。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刘备驻扎在白帝城之后,一些在战争中走失的残兵陆续回归,附近蜀国的地方官也带兵赶来支援,很快也聚积起超过两万人的军队。具备了再次对东吴发动攻击的能力。俗话说“哀兵必胜”,刘备雄踞白帝城反而成了以退为进,反守为攻的战略部署,这倒让东吴害怕了起来。

东吴马上派了使者来向刘备求和,刘备答应了求和。 对此,《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

伐吴大败后,刘备为何宁愿死守白帝城,也不回成都见诸葛亮?

刘备驻扎白帝城这步棋不可谓不精妙。他这么做,也算是为国家尽到了最后的责任,为他造成的巨大损失进行了一些弥补,为诸葛亮减少了不少的麻烦。刘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以后的蜀国,他儿子一人是很难支撑的,全靠诸葛亮了,所以他这么做,也是想求得诸葛亮的原谅和支持。

#三国两晋南北朝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