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华起义烈士陵园南接秦岭,北临渭水。这里曾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早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赵晨摄
以照金为中心建立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一个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出师抗日的出发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马栏就隐身其间,无数的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从这里走向延安。
党员干部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内的砖铺标语,聆听革命故事。
流淌千万年的渭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创始曙光与绚丽光芒,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历程的燎原烽火。
时至今日,行走在渭河两岸,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理想之光,奋斗之力。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下,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激荡下,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先进中国青年在南湖红船上吹响了革命的号角,点亮了一个新的时代。
跨越万水,穿过千山,红船的光焰映射到了渭河两岸,革命的星火迅速在三秦大地汇聚起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觉醒了的三秦儿女投入到推翻旧世界的革命大潮中。清涧起义、渭华起义、旬邑起义等武装起义风起云涌,开创了三秦大地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中共陕西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八七会议的指示,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先后创建了渭北游击队、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九军和陕南抗日第一军等革命武装,创建了渭北、陕甘边、川陕、陕北和陕甘等多个革命根据地。尤其是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唯一保存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
从此,星星之火汇聚成革命的燎原之势,引领三秦儿女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着新中国迈进。
砖石上的信仰之光
“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
这是一条无声的标语。大地为纸,青砖为墨,它安静地铺设在渭华起义纪念馆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内,成为革命火种生生不息的见证。
这又是一声刺破苍穹、穿越时空的呐喊。渭河南岸,华山脚下,人们至今都能感受到它激荡人心的磅礴力量。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
当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被残忍杀害的消息传到秦东大地时,渭南(现临渭区)、华县(现华州区)一带的进步民众群情激愤。
这里是陕西革命火种最先燃起的地方之一。
早在1921年7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魏野畴就在华县咸林中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这一带逐渐深入人心。1924年5月30日,我省第一个团支部——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干事会在渭南创建。1925年10月,中共“在西北上的萌芽”中共西安特别支部成立。
在共产党人的启发、动员和引领下,渭华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先后成立了300多个农民协会,吸纳数千名会员,并建立起自己的农民武装,成为大革命时期的一片红色热土。
为了纪念李大钊等牺牲的革命者,时任谷堆小学教员的共产党员陈述善和时任高塘小学校长的共产党员李维俊,组织两校师生及当地群众,从附近的涧峪河捡来鹅卵石,借着修建校舍的青砖,在学校礼堂前的通道上铺设了一行标语——“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
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在党的力量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渭华地区发动武装起义。
1928年5月,渭华起义全面爆发。
由起义部队改编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将司令部设在高塘小学。时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刘志丹和总司令唐澍等人发现了校园中的这幅写在大地上的革命标语。
为了使标语更加激励斗志,刘志丹和其他同志几经商量后,在原标语前面添加了“同志们赶快”5个字。
“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这如疾风骤雨般的动员令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斗志。
西北工农革命军浴血奋战,迅速形成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方圆200多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深入农村,和广大贫苦农民一起“打土豪、分钱财”。仅仅1个多月,渭河两岸就建立了48个区、村苏维埃政府,极大地扩大了革命成果。
渭华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失败面前,刘志丹等革命者毫不畏惧,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将革命火种引向陕北,在那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那令人热血沸腾的砖铺标语,则与渭华起义熔铸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一起,永久地融入三秦大地,成为激励后来者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山涧里的革命火炬
秋季的渭北高原天高云淡更显万里山河多娇。
而在秀丽的山水间,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的薛家寨因一片丹霞地貌显得格外雄奇。北宋画家范宽就以此处为原型,创作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溪山行旅图》。
就是在这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把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照金为中心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把革命的火炬举得更高,燃得更旺。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确定以照金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为此进行艰苦的斗争。
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照金兔儿梁成立;3月中旬,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在照金成立;4月5日,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以照金为中心的横跨耀县(现耀州区)、淳化、旬邑等地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基本形成。
在党的领导下,20多支游击队和遍布各区、乡、村的农民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活跃在大山深处,各地群众纷纷成立区、乡、村革命组织,没收地主、反动富农的土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就在薛家寨陡峭的崖壁上,如果不注意,很难发现这里有4个简陋的洞窟。在这方寸之地,革命先辈们依托天然洞窟开辟了修械所、被服厂、仓库、运输队、红军医院等后勤机关,顽强地与敌人进行着游击战争。
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里,薛家寨修械所生产的全国唯一一批“麻辫手榴弹”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条件所限,修械所只能做维护枪支、重铸弹药等工作。拿着最简单的制作材料,红军战士们在手榴弹弹壳上绑上麻辫,用一段铁丝压上几根火柴头,遇敌时就手执麻辫,将手榴弹扔出。
“麻辫手榴弹”凝结着红军战士的斗争智慧,也陪伴着薛家寨的红军战士走过革命历程中最为悲壮的一页。
在1933年10月保卫薛家寨的战斗中,女游击队员与敌人进行最后的抗争。眼见子弹打完,受伤的女队员高举“麻辫手榴弹”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游击队员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惧牺牲的精神,守卫着这方红色土地。
薛家寨失守后,照金的革命星火并没有熄灭,留下的游击队继续坚持游击战争,狠狠打击了盘踞在苏区的反动民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35年2月周家崄联席会议决定,因反“围剿”斗争的需要,将陕北与陕甘边两个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统一的陕甘革命根据地。
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一个革命根据地。
那一把把燃烧的火炬,在照金苍茫的群山间,照亮了革命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留下了矢志不渝、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光辉一页。
众志成城的峥嵘岁月
从鸟鼠山启程,在黄河的怀抱里,渭河一路激荡,滚滚东流。
一路之上,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其中,“托举”着渭河,让她奔向黄河的怀抱。正如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带领人民群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渭河北岸桥山山脉南端,高高低低的山峁间绿意盎然,田间的农作物生机勃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马栏就隐身其间,无数的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从这里走向延安,走向中国革命的前沿。
如同一扇穿越时空的窗口,人们至今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党和人民是如何根脉相连、血脉相通的。
“你们这次打的并不是所谓的‘土匪’,而是老百姓所热烈拥护的红军陕甘游击队,它是由被解放的士兵和贫苦的农民、工人组成的。”这是马栏革命纪念馆里珍藏的一份1932年陕西省委发布的《告白军士兵书》中的一段话。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而在马栏革命纪念馆,一张泛黄的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党委机关报《关中报》把人们带回到那个党和人民心连心的峥嵘岁月。
这张报纸头版刊登着《开展普选运动》,另一版刊登着《早把烟杆收拾下 准备明年把虫杀》,严肃的政治生活和火热的农业生产洋溢在报纸的版面上。
正是因为心里装着群众,一篇篇形象生动接地气的报道使《关中报》成为群众的好老师、好亲友、好帮手,有力地推动了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和民主建设,激发起边区军民的革命热忱和顽强对敌的精神。
赵宗发,关中分区一位普通的农民。他曾将7位西北野战军伤病员安置在家中养伤。为了让伤病员尽快恢复,他想方设法为他们做些好的饭菜;敌人围剿时,他将伤病员一个一个背到树林里隐藏起来……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马栏的歌谣是这样唱的,关中分区的人民群众更是这样做的。
为了让战士们吃饱肚子,赤水县(现淳化县局部)马家山、十里塬一带尽管人烟稀少,但每年交送的公粮都在8.5万公斤以上。仅有2000多口人的胡家庙乡,每年交送公粮10万公斤,人均50公斤以上。胡家庙乡的妇女们白天下地干活,夜晚挑灯赶做军鞋,每年做军鞋超过4500双……
战斗中,群众和战士们同上战场。1948年4月旬邑县组织500人的担架队随西北野战军转战陕甘两省,历时14个月;1949年9月,旬邑县组织513人的担架队、224头驮畜,跟随西北野战军18兵团沿川陕公路,跋山涉水,进军西南……
透过马栏革命纪念馆里的一张张老图片,我们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军民团结如一家的鱼水深情。
渭河,千万年的奔流滋养着万千生灵。她不仅以母亲般的品格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助力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直至今日,她还在贡献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