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建近照。 (资料照片)
什么是“微基建”?”对应“新基建”这一热词,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将“微基建”概念引入社区营造领域。他给“微基建”下的定义是:以家门口起步,15分钟生活圈里边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说,存在大量无电梯的五六层高的老楼房,在这里年老体弱的居民们都盼着早日解决电梯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聚焦这一困扰上海居民几十年的难点痛点进行突破,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环环相扣,一一落实,加强“加装电梯”的力度和速度。当一个又一个老小区的居民为拥有“电梯”喜笑颜开时,“加装电梯”已逐渐从个案走向“量产”,被刷屏成“网红电梯”,这个过程,彰显了小康的成色和温度,同时也证明,“微基建”是从物本城市向人本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抓手。如何战略性推进 “微基建”?本报记者昨天专访了诸大建教授。
“微基建”跟老百姓生活最接近
事实上,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只是上海社区“微基建”的多种样式之一,更多的“体现”正在进行中,它们针对的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难点痛点。在诸大建看来,“微基建”覆盖了三种不同人群,即上班族、退休老人,以及青少年。这三类人的生活需要是不一样的。据此,诸大建把“微基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补充型。比如说,小区里的自行车棚不完善,停车场标准偏低,不适应需求了。一种是完善型,比如,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必要普遍加强社区健身、社区留观、社区医疗以及物流快递、小超市等方面的设施配套。第三种是提升型。比如,建设邻里中心、社区24小时便民商业点、社区智能快递柜、智能门禁、立体停车库、智能车棚、智能充电桩等。
诸大建分析说,从概念区分来看,“老基建”“新基建”和社区营造“微基建”各有侧重、互有补充。社区“微基建”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中心,面向高品质生活需要,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需求。
他认为,理论层面上,社区“微基建”是落实“人民城市”的重要抓手,是从物本城市向人本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抓手。防止“重发展轻民生”,“微基建”是民生工程;防止“重建设轻内涵”,“微基建”是内涵工程;防止“重面子轻里子”,“微基建”是里子工程;防止“重管理轻服务”,“微基建”是服务工程。
在实践层面上,他指出,社区“微基建”应与“新基建”“老基建”三管齐下,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他打了个比方,如果说“老基建”“新基建”是骨架和神经系统,是城市的“面子”,那么社区“微基建”则属于血肉,是城市的“里子”,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跟老百姓生活最接近。
拉动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诸大建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要战略性推进社区更新“微基建”。他认为,这样既有助于当下的“六稳”和“六保”,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长远协调发展;既有助于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也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微观基础工程。
当前稳定经济增长,除了“老基建”和“新基建”的拉动之外,也需要社区“微基建”作贡献。的确,相对于“老基建”和“新基建”,社区“微基建”单体投资规模小,但“微基建”量广面大,集聚起来可以形成“蚂蚁雄兵”的能量。诸大建举例说,仅老旧住宅改造一项,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的政府补助,上海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4亿平方米的存量,就可以有1400亿元的投资拉动。与上海数字化“新基建”3年投资2700亿元对照,“微基建”的能量不小。他强调,这是拉动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而且对接着老百姓的有效需求。
他进一步分析道,“老基建”和“新基建”等大基建投资慢、见效慢,往往要由大企业主导。而社区“微基建”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可以由中小企业主导。特别是“微基建”多样性强,老百姓要求高,中小企业灵活性大,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把“微基建”作为战略,海量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海量的社区“微基建”中寻求商机,存活下去、发展起来,保住更多岗位、吸纳更多就业。
“微基建”体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微基建”覆盖生产、生活、生态,包括社区、园区、校区,如何有效加以推进?诸大建认为,需要发挥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
诸大建认为, “微基建”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老百姓根据自己需要自下而上提出的议题。比如说加装电梯,议题是由老百姓提出来的,然后又需要居委会和街道进行统一安排,要做很多精细化的工作。这样,就成了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或者业主三位一体的推进模式。“微基建”还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加装电梯也好,其他项目也好,是老百姓自己的私人消费需求,政府可以给点补贴加以推动,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变成是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来干的事情,市场的事情要由市场来干。
在诸大建看来,老百姓的需求、市场的作为以及政府的统一协调,三位一体的治理能力通过“微基建”得到了体现。“‘微基建’体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超大城市的治理水平又通过‘微基建’表达出来。”
从治理模式的角度来看,诸大建又把 “微基建”分为三类:公共性强的、市场性强的以及社会性强的。有些是属于公共性比较强的,那么政府的出资和责任更多一点,比如说一个街道的公共医疗中心、文化中心,政府建好给第三方来运作,可以提高效率。而像车棚、电梯等等,私人性比较强一点,那么政府可以做点推动工作,但是整个费用更多应该由老百姓自己承担,然后通过市场力量有效率地建起来。还有一种社会性比较强的,比如说公共绿地,业委会要发挥小区里的共同力量,注重居民主导的合作治理。三种类型的“微基建”,不同程度地动员老百姓参与,业委会给予精心指导,“微基建”就可以成为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种力量参与的载体和施展身手的空间。
诸大建强调,“微基建”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若后期的维护和运营跟不上,改造社区更新的效果也就难以保持。他说,只有将前期的规划、中间的建设和后期的管理,系统考量、统筹谋划,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