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2020北京时装周在首钢园三高炉开幕。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马婧
在隆福大厦顶层的“空中秀场”,一批本土原创品牌彰显着传统文化与潮流设计的碰撞融合之美;王府井大街上,非遗宋锦、国潮旗袍等展现着中式服装新时尚……9月的北京,因2020北京时装周的到来而增添了浓郁的时尚气息,近200家品牌争芳斗艳,让人大饱眼福。
22日,2020北京时装周落下帷幕。打造时装周大舞台,北京对标的自然是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五大国际时尚之都,这些城市都有着举世闻名的时装周。当传统纺织升级转型为时尚大产业,瞄准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时装周,距离“时尚风向标”还有多远?
国企转型
时装周背后的产业机遇
伴随一场开幕秀,2020北京时装周上周在首钢园拉开帷幕。从2016年的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到2017年的太庙、凤凰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再到2018年的故宫宝蕴楼、中华世纪坛、朝阳大悦城,以及2019年的水立方、方恒时尚中心、京工时尚创新园,5年来,北京时装周和北京地标联动,吸引了不少眼球。
这背后,一直是一家北京老国企在操盘。2016年7月,北京纺织控股在实现“无纺无织”业态升级的基础上,正式更名北京时尚控股。扛起北京时装周的大旗,是这家国企转型后的第一件大事。“从纺织产业的规律来看,西方国家几百年来,实现了从纺织、服装到时装、时尚的演变,这是时尚产业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要抢抓机遇。”北京时尚控股相关负责人说,北京时装周正是北京时尚控股转型发展、加速时尚产业建设的重要平台。
这一平台生逢其时。《北京时尚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年)》显示,2016年,京东国内设计师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537%,前50名的设计师品牌中,国内设计师品牌销售金额占比上升至94%。
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北京服装自主品牌企业持有“中国驰名商标”和“北京市著名商标”的数量分别由2006年的4件和30件发展到2016年的25件和48件。截至2018年,北京服装行业持有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已达全国六分之一。而这,和很多人脑海中“南方服装品牌有绝对优势”的印象大相径庭。
快速成长
为本土品牌搭起新平台
从0到1并不容易。2016年9月,北京时尚控股联合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举办首届北京时装周时,只有26家品牌参与。“观望”成了很多品牌的主题词。
5年来,北京时装周快速成长,已发展到今年举办80余场活动、近200个品牌参与。国内外诸多品牌和设计师亮相,更借此经历了蜕变升级。
对于2007年诞生于丰台洋桥住宅区一套两居室里的红馆旗袍而言,去年参与北京时装周,为它带来“时尚品牌代表”的称号,也借力打开了全球视野。
“谁知道一个北京的牌子,能在时装周平台上找到这么多机会呢。”创始人邓丽元感叹。
苏州织造,巨匠如云。去年夏天,刚开业1年、还没站稳脚跟的红馆苏州店并不起眼。但正因为参加了北京时装周,苏州丝绸协会关注到了这一年轻品牌,并带着它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参与国际性展会,展现中国时尚的风采。
“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全来了,搜索引擎上关于我们的介绍越来越多。”邓丽元骄傲地说,今年的时装周红馆旗袍设计师吉克陈鹏获得了BFW设计奖,更多机会正在招手。
如今,邓丽元已筹备开第二家北京门店:“在国内,上海、香港都有着成熟的时尚市场,但北京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
市场联动
打造北京“时尚名片”
在《北京服装产业的时尚化升级研究》一书中,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陈小宇、潘月杰、赵进团队写到,时装周不仅引领流行时尚,集聚人才、买手等,还增强了时尚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构建时尚产业生态圈”。
今年是丹麦设计师合作品牌ArtFusion ACE第四次参加北京时装周,它实现了在北京市场的落地。
“2017年刚进入中国,所以想通过时装周看看市场接受度。”ArtFusion ACE品牌经理代江洁回忆,初尝甜头后,第二年他们就邀请几家京城商场来看秀。更有企业觉得这一品牌有卖点,在大秀后直接找上了门。去年1月,ArtFusion ACE中国首店在嘉里中心开业。
生态圈的搭建,正在逐步成型。来自市商务局合作机构睿意德的数据显示,国际品牌在京开出的零售首店中,服饰类占据榜首,国际运动和潮牌的总量几乎是居于第二位家居类首店的3倍。来自意大利、法国的“滑雪圈”服饰,来自日本、意大利的“摇滚圈”潮牌都在京城掀起波澜。
成为风向标的梦想,并不遥远。“北京时装周致力于‘给中国品牌一个把握时尚话语权的机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时尚平台,北京时装周将成为国际交往中一张靓丽的“时尚北京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