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字仲阳。郓州(今山东省郓城)人。约生于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卒于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 ,终年八十二岁。钱乙祖籍浙江钱塘,曾祖北迁郓州,遂为郓州人。父名颖,东游海上不返。时乙三岁,母亲不久又去世,其姑母便收为养子。姑夫吕某,亦精医,教乙读书及医术。由于他的勤奋,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钱氏以小儿科见长,至京师为长公主女儿治病获愈,授翰林医学。第二年,又用黄土汤治愈了皇子瘈疭病,擢为太医丞,并赐金紫,由是于此名噪一时,终日延诊者无虚日。在《宋史钱乙传》中,记载了他许多医学行迹。晚年患有“周痹”,居家养病,虽左手不能用,仍常为家乡的患者诊治,体现了钱乙的高尚医德。
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因幼小儿童还不能语言,即使能语言的儿童,亦往往词不达意。钱乙通过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并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诊治方法。钱乙著有《伤寒指微论》、《婴儿论》、《小儿药证直诀》等书,前二者不传,后者乃其弟子阎孝忠根据钱氏诊籍所辑。
钱氏对医学的贡献,突出的表现在儿科方面,从《小儿药证直诀》中,可以看出他的医学成就有以下几点:
一、对儿科理论的新见解:
钱氏认为小儿不同成人,提出在生理上,“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在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理论,用来指导临床辩证论治。并通过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儿科中“脏腑辨证论治”的方法,为儿科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整个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对儿科诊法的新手段:
钱氏根据儿科的特点,结合自己长期的临症经验,把四诊手段创造性地用于儿科,突出强调“望诊”的重要性。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增加了“面上证”与“目内证”两种特殊的观察方法。比如,他认为面部“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可以从这几部分的颜色变化上判断孩子的病症。而观察眼内“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并对小儿全身状况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和描绘。
三、对儿科疾病的新认识:
钱氏除对儿科常见病有较详细的论述外,尤对“麻疹”一病有独特贡献,对麻疹的症状、护理、治疗、注意事项及预后均作了全面的论述,是我国医家第一次对麻疹的较全面和系统认识。并对疳积、惊厥等都有新的见解。
四、对儿科治疗的新方法
:钱氏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特点,在处方用药方面力戒妄攻、误下与峻补,主张“柔润”的原则。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化裁和创造了许多补泻五脏的新方剂。如泻青丸、导赤散、泻黄散、泻白散、六味丸、安神丸、益黄散、阿胶汤等,都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剂,至今仍被医家所喜用。
五、对儿科养护的新理念:
钱氏的“保养养生”法,被后代证实是科学而有实效的养生方法。钱氏曾有言:“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就是说,小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受损,孩子不愿意吃饭,不必追着喂饭,孩子饿了,自然有吃的意愿。小儿元阳充足天性好动,如果衣服过暖,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因此,让小儿处于“七分暖”的环境中,不容易患咳嗽、哮喘等病。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他精通中医的至高境界,望诊,在中医历史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和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的。
【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