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西尖山可以和美国怀俄明州的“魔鬼之塔”媲美? 美国的“魔鬼之塔”是由玄武岩柱构成。伊通火山也是 由玄武岩柱构成。柱体截面为多边形,构成“塔”形,并由 多组石塔构成奇特的“塔林”。伊通火山遗迹中,西尖山高 大。
长白山火山群的历史变化 新生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在太平洋板块作用下,形成一系列沿NE向展布的火山岩带。早期基本上继承了中生代晚期拉张背景下的NE向构造格局,在牡丹江、抚顺、伊通等少数地区可见与盆地发育有关的早第三纪玄武岩。晚第三纪在盆地东部山区沿依兰-伊通、敦化-密山断裂带分布的以中新世含地幔岩捕虏体的碱性玄武岩浆活动达到高潮,上新世岩浆活动较弱。长白山火山区在构造上位于东北最东侧的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地区,火山活动始于上新世晚期,包括长白山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甑峰山、奶头山、土顶子山等,朝鲜境内的北胞胎山、小白山、绿峰、黄峰等也属于长白山火山区,总的火山岩分布面积接近两万平方公里,大小火山200余座,为中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活动区。长白山火山群位于吉林省的东部边境,以长白山截顶圆锥火山为主,周围有广阔的熔岩台地,台地上又有众多的小火山分布。该火山群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的东北部,位于北东向延伸的鸭绿江断裂和巨型纬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频繁。龙岗火山群位于长白山火山群之西,包括靖宇县中部、辉南县东南部和柳河县东北部,主要在龙岗山脉的中段,由于第三纪以来有多次熔岩喷发,构成大片熔岩台地,。
伊通火山群的景区特点 火山群是属自然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缓慢的“挤牙膏”式即“侵出”为特征形成的熔岩穹丘,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确认为“伊通型”而独步世界的火山之林。火山穹丘均由碱性橄榄玄武岩组成。拔地而起,弧峰耸立,对应展布,遥相呼应分布于松辽大地。型如大厦,似如马鞍,恰如元宝,形似莲花,或如鲲鹏展翅,或如兵阵成城,或如青牛望月,或如金龟望日。火山群中的大孤山、小孤山、东西尖山等七座火山穹丘呈北斗星状排列,使“七星落地”的神话传说享誉民间。穹丘的柱状碱性橄榄玄武岩,或裸露地表,或深藏土下。裸露者,姿态千奇百怪,变幻无穷。西尖山的擎天柱,只有美国怀亥俄明州的“魔鬼之塔”可与之媲美;大孤山的石林,比桂林石林有过之而无不及;横头山的众志成城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莫里青山的鹰嘴崖,显天地造化之神奇。“二郎担山”的神话,使东、西尖山成为天地造物科幻故事的主角,“狐仙治病”的传说,把人与动物及自然和谐关系抒发得酣畅淋漓。
伊通火山群的保护区资源
伊通火山群的地理环境 伊通火山群保护区地形平坦开阔,一座座火山拔地而起,呈北东—南西向对应分布。年均温4.6℃,无霜期140天;年降水量464-835毫米。保护区建设发展位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吉林舒兰有火山吗? 这你就问对人了,舒兰响当当的火山那就数吉舒的大石顶子了,当时可算是相当于4A景区,海拔还高顶峰空气还好,山顶还有摩崖镌刻。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伊通古火山群的地质科研
新生代火山岩地质与岩石类型 1.新生代火山岩地质新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于前新生界地质体之上。火山岩主要为陆相喷发,并以溢流相为主,爆发相较少,岩颈相和次火山岩在某些地区较为发育,如伊通火山群、五大连池等地火山活动具韵律性和间歇性。火山岩以熔岩为主,火山碎屑岩相对较少。在新近纪—第四纪火山岩中,含有大量的上地幔包体和高压巨晶,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尚志、方正、牡丹江、镜泊湖,吉林的汪清、老庙、奶头山、龙岗、伊通、双辽,辽宁的宽甸、长白山等地普遍含有上地幔包体和高压巨晶,这一特征是与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差异。包体的寄主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少量为超基性熔岩。东北地区上地幔包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橄榄岩包体,为尖晶石橄榄岩;另一种为辉石岩包体。其中以橄榄岩包体为主,辉石岩包体少见,仅出现在汪清、伊通等地区。在碱性玄武岩中高压巨晶也很发育,主要有单斜辉石巨晶、长石巨晶、石榴子石巨晶、钛铁矿巨晶以及刚玉巨晶等。这些巨晶是玄武岩岩浆在高压下结晶形成的,它们为研究新生代火山岩的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2.火山岩岩石类型根据TAS图解确定的东北地区新生代各火山岩带的岩石类型列于表5-4。从表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碧玄岩和粗面。
去伊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住的话,有伊通宾馆,还有其他商务宾馆,和小旅店?行的话,公交不通任何一个景区,只有郊线客车大孤山镇通车,可以做到山底下,别的地方自驾或者打车。吃的话除了烧烤,烤鸽子,就满族烀肉大血肠有一个,说通俗就是东北炖菜。可以参观的地方就是满族博物馆,火山群博物馆。还有大孤山旅游区正在建设,南山旅游区,大庙已经被建设者商业化。牧情谷旅游区现在无人管理,但是逢年过节会有当地老百姓收取门票。河源镇青顶山冰雪交融的时候可以去看冰凌花。
伊通火山群的火山组成 伊通火山群区域地层岩性包括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的沉积岩、变质岩及岩浆岩。其中古生界岩层主要分布在外围山地和隆起带,中生界则分布于断陷盆地边缘和外围地区,新生界主要分布于断陷盆地内。火山群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是世界上少见的基性玄武岩“侵出式”为代表的独特的“伊通式”火山成因机制。火山群由16座火山锥组成,主要有东尖山、西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头山等7座,当地群众称之“七星落地”。它们是北东向沿依兰—依通地堑呈两列分布。火山个体面积大小不一,大的4平方公里,小的仅0.0025平方公里,一般海拔230-430米。个体的形态多呈弯丘状或锥状,山顶圆滑,山坡较缓,冲沟不发育。火山群中西尖山、莫里青山、大孤山的山体由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石柱构成,石柱截面呈五边形或六边形,直径30-50cm,相对高差79米,但因被土石掩盖,可见柱体只有30米。莫里青山节理较细,组合形态多变,有的像石阶、有的像鹰嘴、有的像虎口、有的像孔雀开屏、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很有观赏价值。大多数山头岩石裸露,中下部生长有灌丛或次生林。区内火山群对研究火山学、地球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大地构造等有一定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