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球化学富集系数计算公式 地球化学标志

2020-09-26知识8

地球化学的基本内容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和地质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定量地测定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各个部分(如水圈、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地质体中的分布;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及某些天体中进行的化学作用,揭示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研究地球乃至天体的化学演化,即研究地球各个部分,如大气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中和各种岩类以及各种地质体中化学元素的平衡、旋回,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基于研究对象和手段不同,地球化学形成了一些分支学科。元素地球化学是从岩石等天然样品中化学元素含量与组合出发,比如已经测得太阳系各行星形成的年龄为45~46亿年,太阳系元素的年龄为50~58亿年等等。另外在矿产资源研究中,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产出的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空间分布、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化规律以及它们参与地质作用对元素分散富集的影响。生命起源的研究就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天体化学是研究元素和核素的起源,元素的宇宙丰度,宇宙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异,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在空间、时间的分布、变化规律。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及其与人类的相互。

地球化学富集系数计算公式 地球化学标志

为什么说土壤形成过程是生物累积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对立和统一? 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因此,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土壤肥力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结合上节对成上因素的分析,本节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土壤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成土过程.(1)土壤形成的一般规律从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土壤肥力的发生与发展是自然界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大循环是指矿物质养分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陆地上的岩石经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产物,通过各种外力作用的淋溶、剥蚀、搬运,最终沉积在低洼的湖泊和海洋中,并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沉积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湖泊、海洋底层的沉积岩随着地壳运动重新隆起成为陆地岩石,再次经受风化作用.这种物质循环的周期大约在106~108年.其中以岩石的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与土壤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风化过程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原生矿物的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合成.前者使矿物分解为较简单的组分,并产生可溶性物质,释放出养分元素,为绿色植物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后者使风化壳中增加了活跃的新组分,从而具有一定的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保蓄能力,为土壤的形成奠定了无机物质的基础.可见,风化过程对土壤来说,是一种物质输入过程.淋溶过程使有效养分向。

地球化学富集系数计算公式 地球化学标志

元素富集因子的计算 元素的富集因子是以定量评价污染程度与污染来源的重要指标,它选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作为参考元素(或称标准化元素),样品中污染元素浓度与参考元素浓度的比值与背景区中二者浓度比值的比率即为富集因子,计算公式为:公式中Ci为元素i的浓度,Cr为被选定的参考元素的浓度。对于大气,则(Ci/Cr)颗粒为颗粒中Ci元素的相对浓度;同样,(Ci/Cr)背景为地壳中相应元素的相对浓度。然后,把这两种浓度相除,即为Ci元素的富集因子值,用EF表示。富集因子法是一种双重归一化的计算方法,它能消除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风速、风向及离污染源远近等引起的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比通常所得浓度(即为绝对浓度)进行比较的结果更为可靠而确切。参比元素的选择,一般选用地壳中普遍存在的而人为污染来源较少、化学稳定性好、分析结果精确度高的低挥发性元素。国际上多用Fe、Al、Si、Ti、Sc等。上述地壳中元素含量(即地壳的元素丰度)可用地球化学上的数据,如选用梅森(B.Mason,1966)的,也有采用泰勒(S.R.Taylor)的。

地球化学富集系数计算公式 地球化学标志

#勘查技术与工程#元素分析#地质#地球化学#土壤结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