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请问: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表达了什么意思? 导之以政

2020-09-26知识16

根据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看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从传统经典解释讲,孔子2113是倡导5261“无讼是求”,也就是不提倡大4102家通过诉讼1653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来考察,是说法律思想与道德观念是虽然有相通之处,如都在为一定的社会秩序而在起着积极作用,也有相冲突的地方。从儒家所倡导的传统道德讲,治理国家应当多多进行教化,采取道德和礼治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使大家各守本分,从而相安无事,形成礼教秩序。而现代法律思想积极主张大家维护自己的合不权益,当别人侵犯自己利益时可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诉讼,从而解决双方的争议,使社会问题都能在诉讼中得到解决,从而使社会正义与公平得以实现,形成法治秩序。

请问: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表达了什么意思? 导之以政

请问: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表达了什么意思?

请问: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表达了什么意思? 导之以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理论

请问: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表达了什么意思? 导之以政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且带一些单字的解释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导:引导.《论语》作“道”,通“导”.政:政令.齐:整齐.此为约束之意.免:免于死罪.格:革.此言百姓革除坏毛病而走上正路.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语曰:“格、革,音义并同,当训为革.”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且带一些单字的解释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

关于礼仪的古语有什么? 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2113者,以有礼也。春秋·晏婴《5261晏4102子春秋》译文: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1653懂得礼数。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先秦·左丘明《左传》译文:礼制,是可以治理国家,稳定政权,安抚百姓,并有利于后世子孙的。4、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译文: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 出自《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其实,可以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

论语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大家怎样理解? 法治德治,齐头并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