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拉氏构象图试题 如何从氨基酸顺序预测蛋白质功能?

2020-07-19知识11

拉氏构象图的介绍 拉氏构象图,根据蛋白质中非键合原子间的最小接触距离,确定了哪些成对二面角(Φ、Ψ)所规定的两个相邻肽单位的构象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并且以Φ为横坐标,以Ψ为纵坐标,在坐标图上标出,该坐标图称拉氏构象图(The Ramachandran Diagram)。可用来鉴定蛋白质构象是否合理。如何从氨基酸顺序预测蛋白质功能? https://www. sciencephoto.com/media/ 639617/view事实上,扭转角 ? 和 ψ 并不是在360°范围内随机均匀分布的,1963年就有科学家统计过扭转角 ? 和 ψ 的分布,他们发现。蛋白质为什么会有构象,怎么用专业知识回答? 这种专业的问题,一般在或者相关文献也是可以找到相关答案的,但是既然你怎么有兴趣,那我就做一回搬…各种烫发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烫发是一项生物化学工程。首先讲一下头发结构。1.一根毛发周围是一层鳞状细胞(角质层),中间为皮层细胞…注塑产品的印力痕解决方案有哪些? 首先你得判断清楚,什么是应力痕;其次,你需要弄明白,应力痕产生的机理和原因(懂聚合物流变学就会知道…多肽链中的二面角ψ和φ中的两个面都在哪里呀,请各位大神指点迷津 多肽链折叠的空间限制(一)肽平面与α-碳原子的二面角(ψ和φ)肽键是一种酰胺键,通常用羰基碳和酰胺氮之间的单键表示,主链上三种键(Cα-C,C-N和N-Cα)是单键,所以原则上可绕轴自由旋转,但酰胺氮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氧具有明显的共轭作用。共扼的结果:C-N键具有40%双键的性质,C=O具有40%单键的性质,限制了C-N键的自由旋转。α-碳原子的二面角(φ;ψ)决定了相邻肽单位的相对位置,许多α-碳原子成对的二面角决定了多肽链主链骨架的构象,因此多肽链住链的构象都用φ和ψ二面角来描述。理论上推测α-碳原子的两个单键可以在-180o与+180o间自由旋转,蛋白质会有无数构象,但实际上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数目很少,往往具有一种或几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构象,因为α-碳原子上的两个单键的旋转受多种因素限制。(二)可允许的φ和ψ值:拉氏图α-碳原子的二面角允许的范围时多少,印度学者Ramachandran G N等人根据原子的范德华半径确定了非键合原子间德最小接触距离(允许距离).根据此最小接触距离,确定哪些成对二面角(φ和ψ)所规定的两个相邻肽单位的构象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并在横坐标(φ)对纵坐标(ψ)所作的φ-ψ图上标出。该图叫拉氏图。四。如何从分子层面解释聚合物的弹性? 我看的资料都主要说到橡胶的熵弹性,于是我目前有两个疑惑:1、这和橡胶的二硫键有什么关系?二硫键的存…谁能解释下肌肉生理功能里什么是近固定什么是远固定 对四肢肌肉工作而言,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叫近固定,止点相对固定的叫远固定。每块肌肉都有两个附着点,即起点和止点。在运动过程中,相对固定的一点为起点,通常是接近。信号肽、导肽、转运肽分别是什么? 仅供参考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运送至线粒体,大多数以前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是需能过程。前体蛋白质包括有功能的“成熟”形式和氨基未端引伸出的一段导肽(引肽,在叶绿体特称为“转运肽”)共同组成。导肽含20-80个氨基酸,又叫氨基末端指导肽。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大致为:1.带有N-末端导肽的前体蛋白质首先与外膜上受体结合;2.蛋白质横跨外、内膜;3.N-末端导肽被基质中的蛋白酶切制;4.活化的成熟蛋白质进入基质。信号肽资料没找着,口述吧。就是通过核糖体和成分泌蛋白时,需要在肽链的N端合成一小段肽链,这段称为信号肽,跟导肽和转运肽的作用一样,只不过是引导其附着在内质网上。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合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