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送别原唱是谁?哪年的歌? 歌曲《送别》2113最早的中国版本是李叔同5261所作词之后录制的,歌4102曲的曲旋律是来自约翰·P·奥德1653威所写,中国第一个版本在1935年百代唱片录制,因为录制时间悠久,至今无法追究第一个唱出送别的人是谁。二十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1970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扩展资料创作历史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后来《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曲名是,是根据谁的原作改编的 出自李叔同《送别》写的一首歌,最先是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参考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写了一首《旅愁百》,后来李叔同便参考《旅愁》写了《送别》这首歌。《送别》填词:李叔同编曲:约翰·p·奥德威演唱:韩红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度外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扩展资料:《送别》韩红演唱版本发行于2018年,话剧专《守岁》插曲,收录于专辑属《送别》中,专辑包含了1首歌,该曲酷狗飙升榜获得了第三名。该曲其他版本1、《送别》朴树演唱版本发行于2013年,《厨子戏子痞子》电影片尾曲,收录于专辑《厨子戏子痞子 电影原声带》中,该专辑包含了3首歌。2、《送别》杨烁演唱版本发行于2017年,收录于专辑《唱得响亮》中,歌曲包含了20首歌。
骊歌-----长亭外,古道边......的歌词 《骊歌》2113又名:《送别》作者:李5261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4102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1653,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扩展资料:赏析:第一段,全部用来写景,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典型的意象,“长亭”“古道”是写送别之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芳草”喻离情,《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晚风拂柳”写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山外山”喻天各一方,这一切离愁别绪,却都笼罩在“夕阳”之下,只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斜阳的温暖、晚风的温暖。这一段,是环境的描写,离别场景的渲染:夕阳下,群山相连,一望无际,碧草连天,这是大背景;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
有哪些古诗歌是可以唱的
有哪些古诗歌是可以唱的 带有词牌的诗词都是可以唱的。词牌,又称词格、词典。是用来填词的曲调名。历史上的诗词文人几乎都填过词牌曲。如:《蝶恋花》、《菩萨蛮》、《卜算子》、《点绛唇》、《浣溪沙》、《虞美人》等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