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如果能放大观看到人体分子这个层次,我们会看到微小但量会持续增加的损伤在细胞、组织和器官中不断扩大。这种损伤持续积累,像俄罗斯套娃似的相互嵌套一样,最后影响到整个人体机能。
当我们身体的修复跟不上损伤的时候,衰老就开始了。
事实上,许多损伤因素,包括染色质不稳定、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活性氧都可能导致细胞衰老。在每一个单细胞中,这些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推动衰老过程的还是个迷。
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团队揭开了衰老之谜背后的关键机制:
他们分离出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两种不同途径,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基因编程来延长细胞寿命
。
随着单个酵母细胞的命运,衰老更多的是一个可编程的决策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害事件的积累。基于酵母细胞的程序性衰老,结合单细胞研究和数学模型表明,研究人员发现,
酵母细胞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衰老形式:一种是核糖体DNA沉默更多,核仁降解;另一种是血红素积累和血红素依赖性更强的转录,其中线粒体受到的影响更大
。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其他细胞以类似的方式衰老,那么这项研究可能会提供新的方法来考虑衰老的动力学和延长健康寿命的策略。
基于以上,利用微流控技术与延时显微镜相结合,再加上计算机建模和其他技术,该研究团队发现发现基因野生型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两种表型变化。他们分别命名为“模式1”和“模式2”老化。
通过研究发现,模式1老化细胞的核仁增大和碎裂,但模式2细胞没有。然而,模式1细胞中的线粒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保持着正常的管状形态,而模式2中的线粒体在细胞死亡前聚集,这与之前在一小部分细胞中观察到的线粒体下降一致。
因此,这两种衰老模式与不同的细胞器故障有关:模式1核仁衰退,模式2线粒体衰退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提出了合理设计基因或化学疗法来重新编程人类细胞如何老化的可能性。自古以来,长生不老就是人类的一个超现实执念,而现代科学的进步给许多不可能带来了可能,有生之年,或许我们也能长生不老。